透視台灣的服貿爭議

2014-04-04 這些夜,我們在臺北「反服貿」 專題報道

文:林柏儀(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生、台灣工運工作者)

網址:https://aamacau.com/?p=7561

時間:2014年04月4日 11:11

台灣近來的「服貿」爭議,引起了大規模的社會抗爭。學生佔領立法院的行動,更是震驚了國際各界。然而,「服貿」究竟是什麼樣的協議?它為何引起反彈?如何來評價這場爭議?實在值得進一步討論。

全名為「海峽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的「服貿」,是台灣與中國大陸在2010年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經貿(EFCA)整合架構下,針對雙方服務業資本流動進一步開放的協議。

平心而論,儘管服貿於2013年中簽署送國會審查後,立刻在台灣引起不少批評,質疑馬政府「簽得不好」、「出賣台灣利益」。但仔細檢視,大體上,服貿仍是屬台灣資本所獲得的登陸利益空間(相對於其他國家),幅度大於中國資本所獲得的登台利益空間(相對於其他國家)。諸多服務產業的台灣資本,透過服貿能取得相比其他世貿會員國更佳的進入中國市場優勢。

然而,倘若對台灣真的一切如此美好,為何還會在台灣引起如此大的爭議?推測來看,原因至少有三:

一、國民黨的強渡關山形象與低社會支持:國民黨此次的服貿簽署,普遍被認為和台灣社會的溝通不足。而在立法院審議時,面對民進黨發動焦土戰術霸佔主席台,國民黨立委即仗著委員會主席優勢,片面宣布服貿通過,引起『黑箱作業』的社會觀感。雖然民進黨在國會的歷來表現也諸多值得非議,但一般而言,國民黨立委更是毫不掩飾地流露出跋扈蠻橫的一面,往往成為大眾媒體聚焦下的眾矢之的。

二、台灣長年累積的反中、恐中情緒:或許有人會疑惑,台灣立法院審理議案經常瑕疵與黑箱重重,為何此次特別引起反彈?原因其實牽涉到,自1949年兩岸政權分隔以來,台灣長年來的「被中國併吞」焦慮,強化了各種與中交往的社會反彈。儘管兩岸交流日趨頻繁,但仍有至少約半數的台灣民眾深感「台灣在國際上被中國打壓」、「中國有併吞台灣的野心」。加上執政的馬政府經常被指控為「親中政府」,中國政經實力又持續崛起,使得種種焦慮不滿情緒,於馬政府支持度相當低迷的今日爆發開來。儘管,這些強烈的情緒往往會將中台互動的各種問題放大檢視,而未必依據事實地進行反彈。

三、服貿儘管對台資有利,卻難謂對台灣受雇者或一般人民有利:過去十多年來,台灣社會貧富不均日趨嚴重、物價房價飆漲,受雇者實質薪資卻不增反減。2010年簽署ECFA後雖然受雇者平均實質薪資未減,但也未隨經濟成長而增加。現實上儘管ECFA或服貿裡頭,中國對台或許有所「讓利」,但得利的仍在於台灣資本,而非台灣工人階級。生活未獲改善下,人民的不滿情緒很容易被轉移為對「與中國積極經貿整合」的焦慮和不滿。

綜合而言,此波反服貿運動,象徵情緒層次的不滿,大於依據現實利害的不滿。反中、恐中作為反服貿運動的主軸,蓋過各種細緻的事實分析與評估。以統獨認同、親中反中為主要分野依據的主流媒體報導,也強化了這一效應。雖然,除了反中情緒外,基於程序問題、同情中小企業、訴求社會民主、根本反對自由貿易…等多種原因而走上街頭的行動者,也依舊存在。

若從工人階級、左翼運動的角度出發觀察,此波反服貿運動顯露了台灣社會當前的左翼運動困境。一來,反中或親中的衝突與焦慮,分食了台灣政治論辨的主要空間。相形之下,勞工日益遭受剝削、環境受到破壞的現實壓迫,卻不常受到應有的矚目。二來,反中情緒往往將工人階級生活中的貧困與壓迫,錯誤地指向了一個「方便的敵人」——中國整體或中共政權。這削弱了勞工針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動力外,還隱隱地阻礙了兩岸工人階級團結的可能。當資本主義的剝削邏輯被視而不見,它自然將持續維持與擴張。

我們能走出這樣的困境嗎?相信這不只是台灣工人階級面臨的挑戰,也是排外民粹聲浪在世界各地高漲的今日,國際工人階級共同面臨的挑戰。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