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匯活泉 何日再奔流

 

下着雨的星期天,一班澳門「民主派」在紅街市教區牧民中心聚首一堂,笑聲不斷。他們不是在討論特首崔世安的連任,也不是司長的下台。這天,他們的身份都是《活流》季刊的舊成員,應邀分享當年的一點一滴。桌上放着二十來本泛黃卻保留完好的舊雜誌。翻開封面,目錄一欄寫上了一個個今天港澳政壇耳熟能詳的名字:吳國昌、林昶、湯家耀、陳偉全、戴耀廷……然而,這不是一本今天能於報攤書局買到的刊物,而是1988年夏季號的《活流》 ──一本盛於八九十年代,現時經已絕版的季刊雜誌。

1485040_10101652837058570_395755657_n

《活流》原為教區青年教民中心出版的青年雜誌,創刊於1979年冬天。八九十年代之專題報道均集中於探討澳門社會,議題由「北區發展」、「新聞自由」、「八九民運」甚至「校園戀愛」都有。現職立法會議員的吳國昌憶述,當時在澳門生活,卻甚少有渠道可認識澳門,「那時在報章也完全看不到政府政策,看不到政府的方向。看不到的情況下,也不知道他們是對是錯。」於是應陳偉智邀請加入《活流》。「想搜集資料,說說澳門發展的情況,究竟在做甚麼。」「八六、八七年澳門開始準備回歸,那時開始有些改變。除了想知道澳門的發展情況,也想知道將來會怎樣。」

季刊由教區主辦,不時亦會舉辦座談會、編採班等。原意是播種,為青年提供渠道了解社會,卻也無心插柳地為季刊吸納了一班新血。湯家耀便是其中之一。「我中學時理想是做作家。有天在澳門日報看見很小的一個廣告,說《活流》開了一個編輯採訪訓練班。我想做作家,但又不會編輯又不會採訪。想想:不如去學吧。於是認識了吳國昌和一班《活流》的老臣子。」

1503628_10101652838470740_2024397379_n 1503586_10101652839244190_270830581_n

湯家耀現職於澳門衛生局,曾任新澳門學社第六屆副理事長及第七屆理事。他形容,《活流》改變了他的一生:「當時八八年,我在工人醫療所當醫生,是工聯的。如當時沒有參與《活流》,我可能做了工聯副理事長,代了李靜儀(工聯副理事長,新任勞工界間選議員)的位置,在議會跟吳國昌針鋒相對。」

雜誌專題由編採小組負責。每週兩次的會議大家會討論專題題目,希望透過一篇篇詳盡的訪問、論述,讓有心人更了解澳門。「當時在星光書店、文采書店有售。但沒太在意銷量,店員常叫我們多做宣傳。」成員之一阿潘憶述。但刊物成功得到多方關注。「當時新華社也會看《活流》來了解澳門的情況。」「當時我們提出『北區沒有工會』。現在你再看看。這跟我們當時提出『北區沒有工會』是有一點關係。當然也有一點其他因素。但他們也會留意到我們提出,北區沒有工會。」

「但多年來參與的人的成長和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功利些,由我們出來到廳長署長,都有好幾個。當中有文學家、出色的老師、有校長,也有議員。最重要是出了許多對社會有承擔投入而有貢獻的人。」

1503553_10101652843326010_1173932407_n 1492985_10101652838610460_899948039_n

「教會組織《活流》也是為了培養一班年青人關心社會,沒想過會為既得利益架構構成一種挑戰。」湯家耀笑着說,「但從一個成長的過程,教育、經濟、社會的發展,最後沒辦法走到一個階段你覺得,必須參與眾人之事,就是政治。」「經過《活流》後,傳統社團接受訪問就小心多了。怕將來又會再出現一個吳國昌。」

《活流》滋養了社會發展,也讓年青成員的思想得到灌溉,變得日漸茁壯。而正正在這時,教區決定把《活流》停刊,轉而發展青年創作班。那是九十年代的事情。這時吳國昌亦開始伙拍區錦新等人轉戰議會。其他成員亦各有發展。澳門的民主派發展從此揭開新一頁。

時日如飛。澳門已由當時的小城,變成今日國際知名的城市。事隔二十載,風景在變,論政文化亦不斷演變:由《活流》式季刊,轉到社交網站的時事群組。長篇論述日漸減少,轉而出現的是各樣的諷刺漫畫。「新澳門學社」屬下的《愛瞞日報》」亦是其中之一。有指這與吳國昌「書生論政」的過去大相逕庭。面對這新興時代的轉變,吳認為:「《愛瞞》是改變感觀世界,是另一種方式。《愛瞞日報》的方法,不是用來理性溝通,理性溝通不需要做這些,所以我一直沒有做。的確這顛覆當權者形象的方式是有需要的。如沒有這顛覆,很容易會被掌權人操控着人的取態,所以它有存在價值,但其價值不在於理性溝通。」

1484957_10101652843316030_892490992_n 1477656_10101652843331000_215332292_n

但民主社會的基礎是理性論述。只有理性溝通,才能找出社會問題核心,共同構建公平公正之社會。而現今的最受年青人歡迎的網絡文化卻側重在於吸引眼球。放眼網絡,社交網站的時事群組中盡是轉載新聞或意見。有的不發一語原裝轉載,有的則加插簡短的煽情話語。言論中,壁壘分明;凡發表不同意見者,皆有機會淪為「異己」,被貼上各種標籤。在眾聲喧嘩的同時,每當帖文被「讚好」、被「分享」次數增加,帖主似乎亦更覺優越,更被認同,就像小孩考獲「優異生」一樣, 間接對這種論述做成鼓勵,忽略「以理服人」。

「有時覺得他們不用罵。但又好像沒甚麼所謂。」湯家耀對此現象他有自己一套看法:「罵是一個過程,但當他們面對一些腐化的權力,只能用這種冷嘲熱諷的方式,很容易泛化,把這種方式用於面對與他有不同意見的人、不支持他走入抗爭的人。這也是一個學習過程。「慢慢他們會明白理性溝通是得到能量、能力的一種途徑。」他又分享,就有關「行政長官終生津貼」的議題,他曾於網上詢問外地有沒有相似的情況。結果真的有年青人為他找到資料,可見年青人還是願意留意內容細節。

是的。或許當網上言論普遍把時事簡化至「官商勾結」幾個大字時,懂得旁徵博引可說已向「理性溝通」邁出第一步。只是驀然回首,二十年來高學歷人士正不斷增加,認識社會的渠道亦不斷增多,本地社會的理性論述卻才剛剛起步。一班年輕人,除了以網上的姿態大叫「高官下台」去吸引眼球外,何時會向社會證明:他們了解問題癥結,有能力在現實世界擔起大旗,從建制手上還政於民?

donation-ad

1477528_10101652838820040_681421493_n 1473838_10101652836928830_282776718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