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一四」啟示錄

選舉篇 

去年的立法選舉,在「加二加二加一百」、議會直選比例只增加百分之一的背景下,直選仍然一百四十五人參選;間選雖然降低了提名門檻,但五個組別內,等額提名依舊。在部份組別偷步宣傳、政府低調的陰霾下,民聯在直選打破了「改良」漢狄法不過三的設計,而民主派和傳統陣營在低投票率下雙雙失票。未來四年選民,特別是年輕和中產的選民,會是自暴自棄,還是痛定思痛?

而今年是行政長官的選舉年。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在回歸日時,就對於中央有關特首述職在十二月二十日前完成的時間安排漏了回風,表示「對我來講是非常好的,二十號我需要在澳門同大家一齊共同參與一系列的回歸慶祝活動和項目」明顯,崔明年將會競逐連任外,他對能夠連任似乎也頗有信心。但面對民望淨值歸零的數據,加上倘若當選,要面對第二個任期,如何面對可能出現的管治危機?五位司長又會有什麼變動?

去年12月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發現,澳門特首崔世安的民望較去年底明顯下跌,民望淨值為「零」。

去年12月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發現,澳門特首崔世安的民望較去年底明顯下跌,民望淨值為「零」。

房屋城規篇

去年為城市規劃界而言可謂是挑戰重重:土地、城市規劃、文化遺產、舊區重整四部法律,除了舊區重整法外,其餘都趕及在立法會選舉前通過。基於對城市休憩空間消失的關注,西灣湖夜市計劃在強烈的民意反彈之下,最終宣告擱置。「萬九公屋」計劃正式宣告落空,但在樓市熾熱下,政府就算在上半年只是推出了一千五百個一房單位,但仍然吸引到一萬五千份申請。澳大亦於十二月公佈「澳人澳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

三大法規在三月份即將生效,發展商會否趁最後機會大拆大建?值得社會注視。氹仔北區剛公佈規劃修訂,而舊區重整法一旦在今年內提交法案,如何保障居民的權利?

渡船街一號一幢舊式建築,工務局先接納文化局意見,發出街線圖時亦標明需保留。但後來又發出拆卸准照,最後又基於民意壓力叫停拆卸工程。

渡船街一號一幢舊式建築,工務局先接納文化局意見,發出街線圖時亦標明需保留。但後來又發出拆卸准照,最後又基於民意壓力叫停拆卸工程。

交通通訊篇

新巴士模式自一一年推行以來風波不斷,至今卻餘波未了。唯一新加入的維澳蓮運,十月突然宣布破產,由澳門政府臨時接手管理。十一月中,廉政公署公布《關於「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批給」投訴調查及分析報告》,揭發新巴士服務模式批給五宗罪,連日來社會連番炮轟,矛頭直指運輸工務司司長及交通事務局局長。未來的巴士經營模式會否趁機作檢討?

面對長達十多年的有線公天之爭,中級法院在去年六月裁決公天違法轉播電視訊號。而在八月政府宣佈解決公天問題的「合作方案」,由政府向有線支付近一千二百萬元,向公天提供四十條電視頻道,比過去大幅減少三分之二。但澳廣視的兩條頻道一度不在名單,引起社會不滿。時任電訊管理局局長的陶永強又在九月建議,將電視頻道分為免費基本頻道以及收費頻道兩類。有線電視專營權將於四月到期,作為澳門人公共財產的大氣電波會否進一步被私有化?

勞工篇

去年的勞工議題,大致上在輸入外勞以及最低工資這兩個議題上轉。去年四月,特首崔世安答問大會上表示,「在不影響本地人就業和向上流動的情況下,可思考吸納在澳學習的專才留澳工作。」社會廣泛憂慮,更有組織在八月這個非示威時節號召到四百人上街抗議。至立法會選舉後,博企更放風要輸出莊荷,更引出回歸以來最大規模的萬人遊行。

另外,六月政府宣佈在保安及清潔兩個行業中率先推行最低工資,時薪定於廿三至三十元之間,並在下半年的諮詢中收到一千多份意見書。至於賭場也於一月一日實際部分禁煙,但第二階段賭場空氣質素檢測仍有十六間不達標,需要縮減吸煙區面積的一成。

政研室主任劉本立去年曾落力推銷外地生留澳「概念」,直言「無藍咭好難留住人才」。

政研室主任劉本立去年曾落力推銷外地生留澳「概念」,直言「無藍咭好難留住人才」。

人權法治篇

六月三十日發生了要求行政法務司陳麗敏下台的遊行,在遊行後的「散步」活動警方封閉主教山,六中在當晚的對峙中被捕,最後獲檢察院撤銷控罪。另外有警員揭發了,治安警察局一名副局長疑醉酒後,命令近三十名警員在整齊制服下做掌上壓,結果副局長被書面申誡,而將事發過程拍片外傳的警員就被罰扣兩日薪酬。《出版法》修訂建議草案也在九至十月間公開諮詢,其中機密的定義、以及草案刪除了對記者的保障等方面,都受到專業及政治團體關注。

一一年開始諮詢的家暴法,經過一二年的反覆,由公罪變成半公罪,社會熱烈討論。其中家暴立法關注組更在立法會選舉期間向各參選組別詢問有關立場並公諸社會。至於由議員高天賜四月提出的法案,則在六票贊成之下不獲通過。對於特區政府早前向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遞交的報告,對半公罪立法隻字不提,關注組計劃明年三月前將聯同港澳三十二個團體,向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提交報告,希望得到國際關注。

圖片來源︰澳門家暴法立法關注組facebook聯署版

圖片來源︰澳門家暴法立法關注組facebook聯署版

中澳關係篇

在香港蔓延多時的中港矛盾,似乎也在澳門有一觸即發的苗頭。除了上述的內地生留澳和輸入莊荷等外,十月交通事務局發出新聞稿,稱該局就《內地駕駛證與澳門駕駛執照的互認/互換制度》方案諮詢交通諮詢委員會的意見。此事激起民間憂慮對過界司機、道路交通壓力,以及對內地司機駕駛文化的憂慮。十二月初一名生果檔檔主,因指斥一名醉酒的內地人對兩名女子有色心被活活打死。有市民歸咎是內地自由行太多造成,甚至有香港媒體指是「新澳門人」造成。學者林玉鳳在報章撰文指事件本身就涉及違法,標籤「內地人」反映了排外已不再理智。不過平情而論,澳門和香港的旅遊、人口等政策又是否有按實際情況調整的空間?

資料來源:香港東方日報、澳門日報、現代澳門日報、訊報、力報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