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選舉致勝之道

今年澳門立法會選舉啟示之一,在於要勝出選舉,社團恆常福利的重要性,遠超過候選人的社區服務、政綱、以及在議會內往績。廢票偏多以及網上政治參與,也是值得關注的事宜。

取得三席的民聯,以及兩席的澳粵同盟成為今次選舉大贏家。政府近年博彩稅收益暴漲,包括商界的所有候選人可以在政綱中要求政府增加各種惠民措施,吸引草根選民支持,又不用擔心加稅而得失中產及商界選民。另外,此陣營偶爾批評政府方方面面的政策,從社區服務街坊,加強為民請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兩組領袖人物大搞會員福利,吸引草根選民。

選舉中最大失利者,包括屬傳統陣營的同心,以及民主派龍頭新澳門學社。同心的骨幹工聯,服務草根階層數十年,社區網絡廣泛,近年獲大額公帑資助開拓社區服務以及提供會員福利,領軍參選的關翠杏,知名度及批評政府火力不亞於民主派。結果,同心今年仍然流失近萬張選票,除了部份流向同屬傳統陣營、在選舉日數天前狂打告急牌的群力,不少應該是流向同以草根階層為爭取對象的民聯及澳粵同盟。

至於新澳門學社,以致力監察政府、爭取民主、親自接見市民排難解憂見稱,三位上屆議員的立法會會議出席率名列前茅。無論在過去選戰、還是在議會中監察政府的表現無出其右,但仍然痛失四千多票。2005年的票王吳國昌,個人失去的選票超過五千,連累排第二的陳偉智連任失敗。有評論指,新澳門學社敗於經濟暢旺,過往支持學社的中產選民,對社會沒有強烈不滿而放棄投票。然而,2005及2009年兩屆選舉,都是處於經濟暢旺時期,為何新澳門學社能夠高票當選?又有評論稱,學社被其他候選人搶去不少青年及中產選民。但是,搶票行動不是今時今日的事,為何以前新澳門學社可以克服搶票,今屆卻不能?

今年選舉另一特色,是投票率比上兩屆少四個百分點,總投票數目與上屆相若。若將參選組別分為兩組,一為建制派,二為民主派及其他陣營,可以見到支持建制派的票數增加,民主派及其他陣營減少。換言之,是後者特別是民主派未能動員上屆所有支持自己的選民投票之餘,又不能有效吸引新增選民,把投票率推低。這是否因為吳國昌區錦新陳偉智過去的溫和路線不再受落,或者周庭希等新生代的進取/激進方法不能吸引足夠票源,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投票率低又與近年日趨活躍的網上政治活動相悖。各大社團特別是民主派的新生代,近年興起以互聯網建立平台發起政治討論、宣傳自己支持的政治人物、以至組織各樣社會行動。網上媒體「論盡媒體」及「愛瞞傳媒」的出現,令不愛閱報的年輕選民,有更多機會接觸時事知識,提高公民意識及投票意欲。然而,事實證明並非如此。網上政治未能成功動員選民投票,可能是由於現時的網絡政治,大體停留在資訊提供,動員網民參加建制派或民主派活動不夠積極,不能提升網民的投票意識。同時,候選人特別是排名第一的候選人,並沒有積極及專業地透過互聯網,與網民保持恆常的接觸,就各種公共事務提供完整論述,表達對網民以至社會的關懷,令網民對政治既不了解,又不覺有迫切性去投票。

廢票多亦是歷屆選舉遇到的問題。今年廢票有超過四千,為歷屆第二高。一般相信廢票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教育水平低的長者,是最容易被動員去參加投票。然而,他們當中不少手腳震顫,要完整地把印章蓋在選票上十分困難,不小心蓋錯而把選票弄成廢票絕不為奇。除非當局將廢票的定義收緊,否則廢票數字高企將會繼續。

今次選舉對澳門日後政制改革的討論,還是有積極意義: 去年政改諮詢期間,有青年社團領袖公然指,增加間選議席,可以拓展青年人參政機會。今年直選間選各增兩席,間選議員當中,只有李靜儀較為年青,而且是透過舊有勞工界上位,新增的專業界別和社會服務及教育界,選出的不是年青人。反而在直選當中,民聯第三候選人、年僅二十八歲的宋碧琪以第十三名入局,第二候選人施家倫,亦是相對年輕。證明年青人有志從政,透過增加直選議席增加當選機會才合乎澳門的現實。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