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面設計角度看城市視覺

006 秋後算帳 ── 小城敗選的檢討 文化.芸術.設計 紙本月刊 藝文爛鬼樓

文:思崎井

網址:https://aamacau.com/?p=4902

時間:2013年10月6日 13:13

你喜歡澳門這座城市嗎?澳門開埠五百多年,除了建立了一般認知的城市輪廓之外,還有什麼讓你有印象?你有細心留意過公車站牌的字型是否一致、扶手電梯的配色跟環境是否適合嗎?手上的傳單,路上的垃圾桶,看到的廣告橫幅,所有生活中看到,自己感受到的一切,難道就覺得醜醜的也不要緊嗎?生活周遭本來就是一個視覺的饗宴,無論是你用的,你吃的,買的送的,一切都跟視覺設計有關。

就好像一個品牌的經營,就算產品質量有多好,還是要以戰略式的廣告、包裝設計及宣傳策略等跟消費者建立一種很微妙的關係;每個城市也一樣,如何經營、出現些怎樣的視覺形像就會代表該城市獨有的氣質、文化內涵。小至手中填寫的表格,在學校用的教材,大至整個戶外廣告、城市設置的家具,所使用的視覺元素也不少,實用性當然很重要,但美感的價值是肯定的,也往往卻是最被人忽略的一塊,有研究顯示,好的視覺設計會讓人使用某種東西時增加其快樂的程度,設計師 Joel Spolsky 認為:

「易用性不是萬能的。若讓易用性工程師設計一個夜店,這家店將會乾淨、安靜、明亮、有許多位置、許多的調酒師、用 18pt 的無襯線字體寫菜單,且有很好找的廁所。但不會有人想去。」

合適才是整件事最重要的地方,反觀澳門生活中的視覺設計,你覺得合適嗎?表格沒有統一的字型,在路上看到活動主視覺一定會用「娃娃體、少女體」,彷彿只要是「活潑、可愛」就是大眾所能接受,一直被強迫接受這可愛風格,就算是圖書館,也被質疑疑似採用國內的卡通人物做宣傳,我不討厭卡通,但應該用在對的地方,就好像如果文學節起用比卡超當親善大使教寫書法一樣滑稽。

街景隱匿著不安

近年澳門也一直進行新的都市重建及規劃,以及節日的城市佈置,美感方面的控制卻有點失控,裝飾物無視城市的環境配合,很難想像在眾多的公園廣場放置林林總總不搭調的燈飾,友人從外地來澳旅遊,問我:

「我怕講出來有點不好意思,可是為什麼議事亭前地的這些巨型燈飾很像拜拜時會用的紙札公仔?」

馬上令我咋舌,但我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擠出「中西交融」這理由,但好像愈是要營造中西交匯的氛圍但卻出現強烈的違和感。當然,在一個城市內設置這些佈置,有一定的難度,整個空間就好像是一幅畫布,怎樣有價值地利用往往被漠視,如果是只為有而有或是看著預算去做事,悲劇就會發生。當局往往會定了一堆的框架,要設計者按照上級的思路和想法去做,表面上是裝得很「尊重」創意,卻只是為了花一堆錢去弄出一堆東西交差,管理者通常不會有視覺或藝術方面的感知,而很多設計者面對這一個困境也是兩邊做人難,為了生存也必需拋棄個人的理想、尊嚴及專業底線,曲線的迎合官員或上級的口味,無數次來來回回的心理戰後,很多「低智化」的設計就被放置在各大公共區域,還被管理方形容得空前絕後,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曹春生就曾公開說:

「常有這樣的情況,地方政府興緻來了,就找到我們,要求我們在半年甚至兩三個月時間拿出成品來,這根本就不符合藝術創作的規律。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了。」

造型愈是可愛,就愈受歡迎?

造型愈是可愛,就愈受歡迎?

美學高不可攀

現在的澳門好像缺乏的是一種有要求的審美觀,可是美到底是什麼?好像也沒有一個標準,在一個美學教育落後的城市,就是一個要人去選擇要愛情還是要麵包的感覺,大眾也沒有充分的審美眼光,也不知道美在哪裡,生活上常用到、路上常看到醜設計,也不能全怪政府的美感出問題,根本我們就跟不上這步伐,學校沒有教美學,填鴨式教育,連上個繪畫課也怕弄髒;這裡面相關的設計師也各自為政、不太關心社會,人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很低,難做出有共鳴能感動人的產物;很多藝術品就永遠是藝術品,高高在上,沒有辦法融入生活,也不屑「矮化」自己走入社區,如此形式主義感覺很強烈卻沒有社會責任感,讓視覺藝術出現中間的斷層,要麼太差要麼高不可攀,變成一般民眾難以看到、感受到,沒有被美感包圍的感覺,降低了整個城市的品味。

把關設計的人責任重大

一切都是以「快」為設計準則,市民缺什麼就給什麼,早做完早收工,不會很費心的做設計規劃,例如一直使用的傳統綠色垃圾桶,是為了配合世遺的景觀而設,跟大部份的城市傢具綠色的標準色是一致的,但在好幾年前卻突然出現了一種完全風牛馬不相干的,不銹鋼長方形垃圾桶,除了「不銹」我就想不出要換成它的原因了。有時候也會出現些不錯的設計,如現在公車候車亭,舊式有上蓋、紅色作主色的那種,本身是反映了葡國的金屬簡單結構,一體成型,剛好跟環境作搭配,大部份小型的公車站牌也是跟著這個節奏走;早在二〇〇〇年澳門政府參考了歐洲的公車站設計,從法國引入一種較為簡約時代感的候車亭,整體是灰色的邊框,面對行車方向一邊配透明強化玻璃,另一邊則是燈箱廣告,這種引入其實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問題在於設計師為這城市設計好某種東西之後就會退場,經營者的把關就會出現問題,把關的人未必是設計領域,然後就會以管理者的思維去經營,就像近年新加上去的「巴士報站系統 」設計,完全跟「葡式金屬風」或「法國時尚簡約」扯不上關係,生硬地把彩虹般的配色加上去,字型也沒有考慮到易讀性,顏色會讓人覺得眼花撩亂;明明主體是美的,可是硬要加一些不知所以然的東西,畫蛇添足;近期某行人天橋旁建了一個新的升降機,方便行人過馬路,無障礙設施是德政,但為什麼配色要跟原來的行人天橋不一致?我真的想不通。當然你可能說六十分的東西跟做到九十分的沒有什麼區別,我想就是這個想法讓人的審美沒有進步。

訂閱每月紙本
小型的公車站牌也跟隨風格

小型的公車站牌也跟隨風格

葡式紅色金屬候車亭

葡式紅色金屬候車亭

巴士報站系統

巴士報站系統

【城市美感,這麼近,那麼遠。】
是的,澳門有很美的一面,但實情是我們並不生活在旅遊宣傳片中的那個澳門,每天目光所及,都會左右個人行動──走路時自然會選比較美和沒那麼多大型垃圾筒的那條,因為難看而決定不再拿宣傳單張(管它什麼內容),絕不讓子女進去那家品味惡劣的主題圖書館。美感選擇與個人生活太密切了。
美感培養需要素質教育,美感維護是每一公民的責任,美感推行更關乎執政者的人文視野,帶頭而行,主導城市進取改變。至少,必須清楚意識到美,對一個城市之重要。台灣民建會(今文化部)在二〇〇八年開始推行全民「生活美學運動」時便強調──美,是廿一世紀城市的競爭力。
十月專題我們便來談談所觀察到的一些對美學缺乏重視的問題。如城市視覺設計的落差、人文環境素質的缺乏、學生身體美學體驗趨向平板化的危機、單一化的市民生活、以致喪失美學判斷的城市空間等,望能引起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