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規劃的城市空間美

006 秋後算帳 ── 小城敗選的檢討 紙本月刊

文:弘玉

網址:https://aamacau.com/?p=4905

時間:2013年10月6日 14:14

從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坐東行的火車約一小時,在山間小站下車後,沿著小路下坡不到兩分鐘,就是過湖小氣船的登船處。這艘現代化的「街渡」只能載7-8人,想到彼岸的小鎮,只要在下午四時前到達小碼頭,即可享受一程約五分鐘的湖光山色,過了那個時刻,便只能選環湖的公車了(環湖還有幾個小城)。

小鎮依山而建,街巷整潔,沒有高聳的建築,唯一耀眼的地標是體現歐洲傳統建城文化、標誌著永恆精神的教堂。在湖邊仰望,但見山城的建築層次分明;從高處昔日輝煌的鹽礦場往下走,在樹影婆娑的間隙中,不時閃動著赭色的屋瓦和綠岸倒照的湖色。山城居民以「自然之友」自居,家家窗外多設有淺花槽,四時開著色彩繽紛的小花。

沿湖岸出城即可接上公路,如步行,約50分鐘便到奧地利境內阿爾卑斯山的登山纜車站。政府在建設現代城際公路網時,刻意把路線規劃在山城後方較高處和城外湖濱,小城因此得以其樸素的空間個性接待各方的人客。它是歐洲人才知道的好去處。

澳洲墨爾本近市中心的住宅彩繪外牆:政策使合法塗鴉成為城市的文化風景

澳洲墨爾本近市中心的住宅彩繪外牆:政策使合法塗鴉成為城市的文化風景

類似這樣充滿著真誠的人文景觀的大中小型城市,歐洲還有不少,既是源於政策貼近當地的風土和文化生活,使地域的精神、文明和歷史脈絡得以延續,也是取決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對空間素質的追求和實踐的態度。肩負著城市記憶的設施和城市形象代言人兩個身份的巴黎香榭麗大道,法例規定在它兩旁的建築不得超過6-7層高。都城文化與歷史脈絡的延續,體現在香榭麗大道那條斜線向外城延伸的衛星新城(La Défence)生活圈設計上,那裡有寬闊的空間展現城市的前沿科技與現代建築的時代精神與魅力。(美國芝加哥城和澳洲墨爾本兩座歷史較淺的城市,提供了不同的方案。)

兩座標誌著不同年代的價值與精神的地標建築,在墨爾本市中心和諧地各顯光華,關鍵在聳拔的現代建築與開闊的社區環境空間關係上

兩座標誌著不同年代的價值與精神的地標建築,在墨爾本市中心和諧地各顯光華,關鍵在聳拔的現代建築與開闊的社區環境空間關係上

不論是政策或市民因素,兩者其實是相互作用的,缺乏前者蘊含人文尺度的城市空間考量,後者那份不經意地滲透在日常生活的人文氣息能否沉澱成為力量,便難以預測了。

借用研究都市空間與文化的當代學者Debord的話語:當商業主義和地產開發的勢力對社會空間(和時間)的界定,起著支配性的影響時,城市空間便成為一個炫耀性的消費空間,它所稱讚的是商品而不是市民價值。

超越經濟層面的人文環境素質是當代宜居城市的指標,當中包括文化生活、社區空間與建築的人性環境規劃以及可見的一草一木的美的素質等。

要檢驗一座城市的真實人文環境素質高低,並非看它如何保育有價值的「歷史建築」之類,而是看它有多少脫離社區文化生活的「奇觀」性建築物 (例如從賭場建築到下環區橫街那座新建成的葡式住宅),有沒有粗暴地擠壓社區空間的商業建築 (例如穿插在學校和民居的賭場巨無霸)或公共設施(例如塔石體育館),是否有規劃的房屋政策 (例如建築物高度的限制與所處社區空間的關係,以及建築物之間的法定最少距離等),如何彰顯空間公義與人文關懷的公共住房素質 (反面例子之一如黑沙灣區那些缺乏個性與尊嚴、令人產生焦慮的一式灰色方盒型建築群)。

面對這些指標的審視,澳門顯得很蒼白,可是我們總有一小撮像上述小山城居民那樣堅持的人,在不顯眼的角落經營著各類融合文化與生活的品味小店。大家可以試試,趁上午商業活動未開始前,到城裡走走,看哪些店鋪的閘門畫上了個性化的裝飾。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澳門中區內街

澳門中區內街

澳門中區內街

【城市美感,這麼近,那麼遠。】
是的,澳門有很美的一面,但實情是我們並不生活在旅遊宣傳片中的那個澳門,每天目光所及,都會左右個人行動──走路時自然會選比較美和沒那麼多大型垃圾筒的那條,因為難看而決定不再拿宣傳單張(管它什麼內容),絕不讓子女進去那家品味惡劣的主題圖書館。美感選擇與個人生活太密切了。
美感培養需要素質教育,美感維護是每一公民的責任,美感推行更關乎執政者的人文視野,帶頭而行,主導城市進取改變。至少,必須清楚意識到美,對一個城市之重要。台灣民建會(今文化部)在二〇〇八年開始推行全民「生活美學運動」時便強調──美,是廿一世紀城市的競爭力。
十月專題我們便來談談所觀察到的一些對美學缺乏重視的問題。如城市視覺設計的落差、人文環境素質的缺乏、學生身體美學體驗趨向平板化的危機、單一化的市民生活、以致喪失美學判斷的城市空間等,望能引起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