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紀行】 藝術是其次,自然和生活更重要

(藝術祭海報出自:http://setouchi-artfest.jp/en/ )

(藝術祭海報出自:http://setouchi-artfest.jp/en/

setouchi 171

位於四國和日本本島之間的瀨戶內海,美麗平靜的海域上散落了三千多個島嶼,由於都市經濟高速發展,人口向城市流動,勞動力的缺乏及現代化的發展,使這些以傳統農耕和漁業為主的小島逐漸式微,大城市不但擁有資源和生機,同時也是文化集中地,博物館、圖書館等設施齊備。眼中注視着被經濟發展抛離而日漸荒廢的小島和農村,同時也看到城市過度發展所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還有全球化趨勢對地方文化的侵蝕,以至經濟發展中對環境的巨大破壞、自然資源的大量耗損和浪費,現代生活中人與自然的疏離等,對於這些,身為藝術策展人的北川富朗(Fram Katagawa)想得特別多,他開始思考如何以藝術進行一些改變。

從80年代開始,北川富朗開展連串具反思意味的社會性藝術策展行動,實踐把藝術與社會連結的理念。1994年在立川市策劃了「Faret立川公共藝術計劃」,將藝術融入公共設施中,並組織當地居民和婦女進行地方維護和導賞工作。1996年,他返回自己家鄉新潟縣,構思如何以藝術重振昔日富饒的農村,望家鄉深厚的人文歷史和自然資源,激發藝術家創作出更多與自然連結的作品,亦希望讓當代藝術為家鄉注入活力,連結社區居民與藝術家,共同塑造地方的人文價值。籌劃4年後,2000年,以荒廢的梯田、空屋與廢校作展場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獲得很大回響,引起人們對藝術與環境保護、地方永續發展等問題的關注,三年一度的「大地藝術祭」得以持續進行,今已辦至第五屆了。(1)

經營直島多年的福武集團總裁福武總一郎非常欣賞「大地藝術祭」的用心,邀請北川富朗以相同理念,在同樣有着豐富歷史和自然資源,却面對相同困境的瀨戶內島嶼之上進行策劃,於是,2010年便有了以直島、豊島、女木島、男木島、小豆島、大島、犬島等七座島嶼以及香川縣的高松港為主要展示地點的第一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今年,三年一次的藝術祭進入第二屆,分春、夏、秋三季進行,參展作品約200件,舉辦島嶼也增至12座,有些作品因應自然條件,要在特定季節才看到。

「藝術是催化劑,瀨戶內人的微笑與自然才是主軸。」

這是北川富朗與福武總一郎在一場關於藝術祭的對談中所傳達的信念──

「透過藝術守護自然、土地與環境。」

要讓來看藝術祭的觀眾,不但看到藝術,更能看到人,看到生活和自然。福武總一郎還說:

「人們可以學習島民不以經濟為重的生活模式。」

既傳遞了對人類現今生存狀態的關切,亦對現下生活在過度發展的城市人們帶來一點反思和啟示。

自然是孕育文明之始,藝術祭的起點,是從藝術開始之前,要我們先重拾感受自然和生活的心,勿忘初衷,才能對藝術有所感悟。在旅程之中,不斷提醒自己,安下心來,好好看山看海看人吧。

setouchi 229

在參觀完直島的地中美術館之後,由於錯過了最後一班下山的公車只好用走的,却因此遇上了無可比擬的瀨戶內海的夕陽,這一段路程,好像是不經意的用心安排,要給辛勤走路的旅人一個獨家奬賞。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幸好我們的旅程就是住在直島之上,能直接感受島上簡樸閒適的生活步調,最難得是即使如直島這樣熱門的旅遊之地,民宿即使在著名景點旁邊,亦看不到遊客的污染,島上生活並沒有被打擾,入夜後安靜得只有蟲鳴,還保持着鄉間夜不閉戶的自在。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許多作品是為了把人們帶到視野開濶的地方,像這個小豆島的作品〈豬鹿垣の島〉的作者齋藤正人便特設了觀景台──一截廢棄樹幹,讓人從這裡欣賞眼前美麗的田野。

人與自然共生是「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核心理念。為了讓人們看到小豆島的梯田,台灣藝術家王文志與當地村民在春日神社附近的一大片梯田的底部,帶領台灣團隊、日本義工以及當地居民,使用了5000根竹子,花了3個月時間合力建造一個大型藝術品《小豆島之光》,通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我們要穿越整片梯田才可抵達,作品雖於大太陽之下,但竹子的設計完全擋住了陽光,滲透自然的清涼,人們在此脫下鞋子和行囊,在美妙的竹影下,舒適涼爽得好想來個午睡。

OLYMPUS DIGITAL CAMERA setouchi 252

「回到藝術祭的精神,想辦法讓更多當地人參與吧!」北川富朗。

要如何令當地人明白藝術祭,甚至願意參與其中,這應該是策展人最早遇到的大困難,在進行大地藝術祭時,北川富朗說,為了讓各村的村民能明白他們的用意,前後一共舉辦了2000多場說明會和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還有挨家挨戶的探訪和參與有關島上建設的各種事務會議,同時關注藝術祭以外的民生事情。

可能就是因為這些絲毫不馬虎的籌備工作,當我們在島上時,每每問路,當地人就算不是藝術祭的工作人員都會熱心幫忙, 也都會知道正在發生什麼。

藝術祭所需要的大量工作人員主要以招募志願者為主,在旅途之中我們時常碰到這些由當地人和外地志工所組成的工作人員,實在令人很好奇這背後的組織力是如何的,除了日本人本身的親切友善外,還有對藝術祭發自內心的信任和支持吧,才使得這許多不同背景的人們有着高度的投入和能量,好像在介紹自己家裡的事情那樣。

在開往直島的船上便設有由婦女們主持的服務台。

donation-ad
在開往直島的船上便設有由婦女們主持的服務台。

在開往直島的船上便設有由婦女們主持的服務台。

在各公車站都設有藝術祭的工作人員,為剛下車的觀眾解答問題。這位是由東京來的大學生,他就在這個沒有冷氣的公車站一直待着,為大家指引方向。

在各公車站都設有藝術祭的工作人員,為剛下車的觀眾解答問題。這位是由東京來的大學生,他就在這個沒有冷氣的公車站一直待着,為大家指引方向。

男木島是個很小的漁村,大約只有140人,大部份是老人,一下船,走進美麗的Information center 內,就見到這位有着可愛笑容的婆婆,她是島上居民,負責出售藝術祭紀念品。

男木島是個很小的漁村,大約只有140人,大部份是老人,一下船,走進美麗的Information center 內,就見到這位有着可愛笑容的婆婆,她是島上居民,負責出售藝術祭紀念品。

偶而,也會見到藝術家親自在場主持。藝術家大島夫婦看到男木島上居民慣常使用小手推車購物方便上山下山,便以此為題進行創作,希望能做出真正讓居民能日常使用的東西,他和太太便在島上開設了”Onba Factory”,專門改造小手推車,每一台都是跟島上的居民充份溝通對話,聽取他們需求而設計出來的,每一台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幾年下來,不但做了百多台Onba,大島夫婦也成了島上居民,這個工坊不但作生產和展示,也售賣他們自家設計的手拭巾、徽章、筆記本及袋子等產品,還設有咖啡茶座的角落,是一個活力十足的地方。

偶而,也會見到藝術家親自在場主持。藝術家大島夫婦看到男木島上居民慣常使用小手推車購物方便上山下山,便以此為題進行創作,希望能做出真正讓居民能日常使用的東西,他和太太便在島上開設了”Onba Factory”,專門改造小手推車,每一台都是跟島上的居民充份溝通對話,聽取他們需求而設計出來的,每一台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幾年下來,不但做了百多台Onba,大島夫婦也成了島上居民,這個工坊不但作生產和展示,也售賣他們自家設計的手拭巾、徽章、筆記本及袋子等產品,還設有咖啡茶座的角落,是一個活力十足的地方。

(1)《歷史、文化、環境共生的大地藝術(1)北川富朗,重塑地域價值的藝術行動》文/ 丘如華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上下游(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1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