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規劃的澳門經驗

2012-02-24 社區活化---五街重整怎麼做? 專題報道

文: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

網址:https://aamacau.com/?p=602

時間:2012年02月24日 9:09

在本澳城市規劃的地位尚且曖昧不清的現在,社區規劃、公眾參與這些概念顯然更讓普羅市民摸不著頭腦,然而一些社區規劃的嘗試,卻在數年前,在澳門舊區那些橫街窄巷中開始了。

 

在分享本地的社區規劃經驗之前,得先簡述一下這個概念的由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城市規劃的社會正義」受到了西方社會的質疑,城市規劃師的專業決定是否代表公眾利益?這種質疑推動了公眾參與思想的興起,而不少西方國家亦發現,公眾參與能夠有效緩解社會矛盾,於是嘗試讓公眾參與的起點,就是最貼近公眾生活而空間範圍又不會太大的地方─社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演變,社區規劃已經不只是歐美國家的公眾參與模式,透過七十年代日本的造町、九十年代台灣的社區營造等運動,類似的概念已經傳入鄰近地區,至此,除了原有的「由下而上」、「公眾參與」之外,社區規劃還加入了「凝聚社區意識」、「發掘地方文化特色」等有了更切合東亞地區的觀念與準則。

 

踏入二十一世紀,澳門經過賭權開放、申遺成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之後,發展、保育、城市規劃、公眾參與等議題開始為社會所討論,一群從外地歸來、接受過城市規劃教育的年青人,計劃在澳門進行社區規劃的嘗試,規劃團隊選擇了成員自小生活的社區─新橋。但年輕的團隊並沒有紮根社區的基礎,新橋坊會負責人了解到團隊的困難,為這次嘗試提供了一切可能的協助,社區規劃才能第一次在澳門進行,那年是2008年。

 

此後,規劃團隊以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名義,繼續與新橋坊會合作進行社區規劃工作,重點主要放在一些街巷空間方面。誠然,在推動的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一、居民普遍對公眾議題不太關心;二、居民不願發表意見;三、居民會質疑發表意見的成效;形成這些情況也不能怪罪於居民的冷感,澳門在公眾參與方面的推廣比較遲緩,居民還未有習慣這種直接參與方式,為了打破悶局,規劃團隊利用參與式設計的概念,製作了地圖、展版、模型,以協助居民討論、發表意見以及參與設計。而進行工作坊的時間地點,也盡量選擇方便居民的,當然,這也拜新橋的社區多元化與及街坊之間人情味所賜,規劃團隊往往能在工作的街巷附近借到場地:球場、茶餐廳、補習社、托兒所…規劃工作坊就在這社區場域中進行。

 

雖然規劃團隊近年在新橋推動了一系列的社區規劃工作,但仍有不少值得檢討之處:一、團隊無法長期深入跟進社區的情況;二、規劃落實時間過長,讓公眾參與的成效打折扣;三、公眾參與的法律地位未被確立。雖然在推動社區規劃的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都提供了協助,但諸如上述一些屬於結構性的問題,依然需要時間去解決。

 

 

有感於單純硬件上、空間上討論的侷限,規劃團隊根據外地的經驗,對社區採用一些較為軟性的介入方式,就是利用藝術形式去引起人們對舊區的關注,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之下,接觸到一位香港的藝術家,就嘗試把攝影模型﹝FOTOMO﹞引進來澳門,而為了突出主題,聽取導師的意見,選取了新橋的五街市集作為工作坊題材,亦造就了團隊去了解五街市集的契機。在導師和學員的努力之下,攝影模型工作坊的作品得以在數月進行展覽,也為重整前的五街市集留下了珍貴的回憶。

 

無論城市規劃、社區規劃還是公眾參與,在澳門都尚在起步階段,整個城市對這方面的意識都比較滯後,也不可能期望公眾參與可以一蹴即至,要將公眾的聲音帶進規劃當中,政府、公眾以及規劃團隊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