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同志的生活與壓迫

編者按:主流媒體對同性戀者的生活的描述,要麼不是賣弄悲情或充斥著露骨的情慾細節,就是選擇性地樹立正向的同志形象,而忽略了同志群體的多樣性。在欠缺普查數據下,我們決定以學術為基本,對澳門同志作客觀的概論。本文由兩位社工課程同學的研究撮合而成。

 

兩個研究訪在二零一一年十月問了五名同性戀者,以筆者及組員同學認識的同志朋友為主。訪問採取一對一位面談形式。在職的受訪者每月收入都屬於中上,而且教育程度較高,甚至有受訪者在加拿大取得學位(樣本2)。

 

樣本

性別

年齡

職業

樣本1

21

大專學生

樣本2

24

銀行

樣本3

25

警察

樣本4

27

老師

樣本5

22

酒店行業

 

自我認知和認同

 

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在中學階段(12至17歲),透過探索與男女互動,開始意識到自己喜歡同性,或者對同性的人有興趣及性幻想。有些受訪者會以看色情片都斷定自己的性取向,其中樣本1的受訪者看男女色情片時,發覺自己只會注意看男性的部分,其後看男男同志片時,才會有明顯的生理反應,故確定到自己是喜歡男性。

 

在青少年階段要接受自己性取向與主流社會不同,進而認同自己是同性戀的階段會經歷許多爭扎、矛盾和憂慮。受訪的一位男同志也分享其小時不愉快的經歷,當時他性格較為纖細、柔順、「娘娘腔」,就遭受到男同學的肢體欺凌和言語欺凌,自此之後,他自我否定,強忍與異性交往,將自己陷入自我矛盾、掙扎之痛苦深淵。

 

親密關係

 

訪談者都普遍認為同志拍拖是難以在公眾場合表現出來,主要都是因為害怕給別人知道,連親密行為(如牽手、擁抱、親吻)都只可以較隱蔽的地方、或者是在家中才可以做,覺得和異性戀者相比是不公平。還有就是在一些特別日子,都不能慶祝,樣本5的受訪者則提到,好像西方情人節般,想慶祝,但如果當天兩個男生一同出外食飯,反倒會給人白眼,令自己和伴侶更不舒服,於是情願留在家中。

 

由於受性別角色定型的影響,他們就算在外拍拖時,都盡量避免有過於親密或顯露自己性格的情況,樣本1受訪者表示就算自己和男友出外拍拖,都是和他保持距離,同時自己都要表現得剛強些,不想被別人發覺。除此之外,受訪者普遍認為,同志拍拖和異性戀者拍拖時的行為、表達方式、對伴侶的心思、給予感情生活所分配的時間等大致上都一樣。

 

受歧視的經歷

 

在眾多的刻板印象中,最根深柢固的要算是關於性別的印象了。在現代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強迫性別角色分化的力量。在家庭、學校,女性版要求擔任協助、服務性的角色,如家庭主婦、護士等等,要不就是軟弱嬌柔的公主,而男性多是強而有力的角色,如經理、醫生、校長、教導者等。他們也分別被要求有不同的表現。而受訪者正正因為表現與刻板印象有所差異時,就遭受他人的白眼、歧視:有男性受訪者承認「有被人歧視的經歷,但不是因為知道我是同性戀者而歧視我,反而是我性格不似男仔而歧視我,有些男仔覺得我做的事情或者鍾意的東西,不是一個男仔會做的事情,例如做事情會細心些、儀容方面、說話方式、某些行為方面,人比較收斂,不似男仔,整體俾人覺得似女仔,被人歧視。」(樣本2),而唯一的女受訪者表示「因為外表及衣著傾向似男仔,去厠所也是經常被人歧視,她們會講:『呢度係女厠』,我咪講一句:『我咪係女仔,挺胸』,接著對方就沒有回應。我會比較少去公共厠所……」(樣本3)

出櫃或出走?

 

基於受訪者的家長都是受傳統家庭意識形態影響,他們大多數較容易向朋友出櫃,而同事方面都會進行篩選,保障自身利益才決定是否出櫃,但相對向家長出櫃反而是甚艱難的事情,而且還有很多擔心和憂慮的情況。其中樣本5表示父母曾問過自己是否同志,而他當時否認,其後他的父母更帶有警示的意味向他說「不要拿這些東西來玩」,令他覺得受到威脅。而樣本2表示,因為自己還不懂去處理家庭關的問題,若果貿貿然出櫃,擔心感情會更加惡劣,會產生更多問題。樣本1表示其家長比較守舊,有時在電視上看到同性戀的情節,他們都很反感,所以這些都足夠告訴自己不能說。

 

五位受訪者都是屬於中產階層,但同志也會因為國籍、年齡、階級、性別、種族的差異而遭受不同待遇。例如處於基層的同志,就不能好像中產同志擁有這麼多資源(私人空間和金錢),而受訪者可充分擁有其資源,尋覓另一條出路:「放長假期與伴侶計劃出外旅行,不受空間的限制,享受一般情侶拍拖的模式……老了,會到外國生活一段時間,因為我是到公務員,退休的時候會有長糧(有固定收入)……最想到外國生活的原因是外國會多人認同..避免在澳門的歧視的眼光。」(樣本3)

 

政策先行,還是突破歧視?

 

筆者與組員在搜集同志資料的時候,發現澳門在這方面的服務少之又少。與鄰近地方相比,澳門發展相當緩慢,而香港已舉行過多次同志遊行,爭取平等權利及消除歧視。台灣的配套更為成熟,有相關的支持服務、同志書店等等。假使澳門有同志團體,大部分受訪者表示想參與,但同時有顧慮,或者根據澳門的特色來看,遊行未必是一個合適的選擇,或者澳門沒有這個氣氛容許同志們出櫃,大多數受訪者認為目前澳門要做的事情,就是由教育開始做起:「市民對同性戀的目光都沒有改變的話,有好的政策都沒有用。重要都是人的目光,對於同性戀的認識及反感的程度,如果他們一直都這樣,沒有消除的話,(政策)很難推行。」(樣本1)

 

採訪者的感想

 

其中一位同學表示,從與受訪者接觸,透過他們的現身說法及感受,把自己作為澳門同志在生活上所遇到的分享出來,對他/她們及自己來說是一個寶貴的經驗。透過與同志組群接觸,了解他們的生活,他了解同志所受的壓迫類近,然而在他們的圈子內,很少有機會會這樣坐下來談這些問題,故他們都分享了很多平常不會說的話題,例如他們的感情生活、個人性格、戀愛對象要求、性生活等等。他認為同志的生活,無論是戀愛方式、生活、工作、社交等,和異性戀者沒有不同,只是同志對相同性別的人士產生興趣。然而現實社會上的人們受到父權主義及異性戀霸權的思想影響,認為同志是不合乎自然,違反社會的情侶結合及傳宗接代的原則。但人生而平等,人們是有權選擇自己的路,故此提昇社會上對同志關注的意識,令他們明白同志的狀況,建立一個共融的社會,更為重要。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