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親密─活在澳門的性別觀察(下)

2011-03-04 國際婦女節 專題報道

文:澳門理工學院 社會工作課程講師 何穎賢

網址:https://aamacau.com/?p=1483

時間:2011年03月4日 18:18

婚姻以外:捍衛「親密公民權」

每年三八婦女節總提醒人們要認真地檢視現代婦女的地位與家庭內扮演的角色關係非常密切,踏入新紀元,大眾對親密關係,婚姻及家庭,以至性關係等價值觀有了巨大的變化。在澳門,結婚率、離婚率的同步上升初婚年齡的下降以及多元家庭模式的出現,正是挑戰傳統異性戀婚姻家庭的霸權地位。

消費愛情、以婚姻結脹

現代男女對愛情親密關係的觀念轉變並沒有阻礙年青男女進入婚姻關係,澳門統計局二0一0年的數字來看,初婚年齡的中位數以男性為28.5歲,女性則是26.2歲,愈來愈早婚已成為近年的趨勢,澳門自賭權開放後,不少年青男女均投身於娛樂場等服務業,每天的工作較為單一刻板,加上要輪更工作,社交圈子狹窄;漸漸地,在小城生活,與異性(或同性)的親密交往成為生活上普遍的娛樂及主要休閒節目。從剛過去中西情人節的消費模式看,我們不難發現愛情比親情友情更尖銳地消費及娛樂化,「愛情」已不再是純粹的兩情相悅;而是活生生地被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完整週邊產業操控著。

婚姻作為一種普遍運行的經濟與社會制度,年青男女在其所謂適婚年齡被催婚,高舉「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古訓,透過文化薰陶、社會規範或消費化的溫情攻勢,要年青人盡快結婚,建立「溫馨美滿」家庭。然而,現今澳門年青夫妻婚後要承受來自生活住屋的經濟、子女照顧及感情維繫等壓力,要實現一段「長遠穩定的親密關係」又談何容易!又或者,在看到近年離婚率不斷上升之時,我們是否應該在進入婚姻制度前,思考一下:婚姻在人的一生中,它到底佔據了什麼樣的重要性?現代的「婚姻制度」是否能真正符合人性的需求?一段「長久穩定的親密關係」又是否必須在「婚姻制度」中完成?

從性別觀點角度,「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仍然在男女婚姻中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中巧妙地隱藏著。女性隨著都市化的發展,不少人對工作世界的壓力感到厭倦,婚姻及家庭被視為是對抗工作場域冷酷複雜的感性培育場所;在這種新派家庭觀念下,女性既在外賺錢又持家的多職身份,亦慢慢地轉化為家庭中的守護天使;女性首要的任務仍是持家和育兒,這樣的聯想強化了女性與家庭、私隱、育兒、感性的關係。女性由此要承受比以前更強的「家居化」拉力,令女性在勞動市場上面對不利的位置。雙職婦女的壓力亦非單靠聘用家傭可以解決,因為家傭只能替代母職中的家務勞動,然而情感慰藉的守護者的責任仍是歸於女性。表面上兩性在職場上的權利均受到市場公平競爭和公正法律的保障,而社會意識仍覺得女性持家是主要天職,或許有個別女性願意身兼兩職是與丈夫協商之後的自願選擇;但是,若相信或將女性面對的家庭角色的壓力看成是個人問題,只會進一步忽視了制度及系統性對女性實踐自我的制肘。

尊重差異,接納多元「家庭」的出現

面對離婚率高企,人口結構的改變,澳門家庭型態逐漸「轉型」,呈現多元化,除了「核心家庭」外,非「正統」的家庭類型,如「單親家庭」、「單身家庭」、「隔代教養家庭」、「繼親家庭」、「異國婚姻家庭」、「同居家庭」或「同性戀家庭」等亦發展蓬勃,它們雖然存在多時,但從未被認可為正規的家庭模式。在多元化的國度裡,我們不只要鼓勵已婚的女人「主動地」去創造自己想要的婚姻關係;社會大眾亦應減少對「單親家庭」、「離婚人士」的污名,相反,我們應給予勇於離開充滿壓力而不快樂的婚姻及能創造自主獨立的女性更多的支持。同樣地,不少不婚的單身女性仍然背負著「剩女」「敗犬」的污名;在尊重差異的大前題下,無論選擇進入或離開婚姻或同居或獨身等各種形式的親密關係,我們也必須重視別人有權行使「親密公民權」,讓男女、男男或女女的親密關係走向「平權」或「互助互愛的伴侶式家庭」的幸福圖像。要真正跳出父權制度下引發女性間的勝犬敗犬之兢賽,唯有將女人「其他的」親密關係講得越清楚及給予其存在的空間, 例如獨身不婚,女人與婚姻家庭的關係才可成為一種自主的「選擇」, 而非到達時機(適婚年齡) 的被安排的「命運」。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