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監督缺位政府縱容強拆

2011-02-11 澳門的強拆事件 專題報道

文:葉蔭聰

網址:https://aamacau.com/?p=1360

時間:2011年02月11日 9:09

大陸、香港與澳門雖屬一國,但有各自的經濟制度、行政機關及法律體系;可是,近年三地卻接連發生拆遷的衝突及爭議。

中國大陸的強拆可謂無日無之,甚至發生不少自焚抗爭的悲劇。有地方官員甚至提出「沒有強拆沒有新中國」的荒誕說法;香港的拆遷事件由市區重建的舊區,蔓延至受高鐵影響的新界菜園村;而相對較少拆遷衝突的澳門,最近亦發生青洲坊強拆事件。

強拆頻生的一大背景,是這三個華人社會的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一個特殊階段﹣﹣一個透過大規模「建設/破壞」循環的時刻,不管是市區重建或基礎建設,在經濟發展的壓力下,或GDP的驅策下,都需要改造原有的空間,破壞平民百姓原有的生活環境。而且,「建設/破壞」大循環經常要動員及利用政府的權力及資源,否則,單靠所謂平等的商業交易關係,資本主義的增長是無以為繼。

自九十年代中以來,中國大陸實行新財稅制度安排,令地方政府需要尋求正常稅收以外的財政來源,賣地、房地產稅、房地產發展等對地方政府漸漸變得重要,在不少地方中更佔一半以上財政收入;而蓬勃的房地產發展,亦反過來使地方政府向銀行大量貸款,形成一個越滾越大的雪球。例如,北京及上海市的近市中心地區的區政府,往往成為房地產發展的投資者或合夥人。對他們唯一的障礙,就是住在要開發地段的居民。既然政府在當中有既得利益,亦有不受監督的公權力,於是,清除障礙的最簡易方法,便是利用手上的警察公安,以及被授予權力的拆遷隊及公司。

至於香港與澳門兩地的資本主義發展,在回歸後亦需要活在中國大陸的發展狂潮的庇護下,亦即常人道「背靠祖國」或「融合」之意。因此,兩地緊跟「建設/破壞」的大循環,走出九十年代中後期以來的經濟不景。例如,香港在金融風暴及經濟衰退中活過來後,更需要加速市區重建,重新啟動基建投資(如所謂「十大基建」),增加資金及人群的流動性。澳門則在二00二年開始開放賭權後,以及國內自由行個人遊的開放,全城都在大興土木,不管是道路交通建設,或者大型娛樂設施及房地產發展,都發生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

三地的另一共同點,是極不完善的民主監督制度,以及荏弱的公民社會,要解決拆遷問題,不可能「和諧」。中國大陸由中央以至地方政府的威權統治,令獨立的公民組織發展重重受阻,沒有起碼的公眾參與及監督,能抵擋推土機的組織力量幾近不存在,故此,反抗者往往以個人激烈(甚至帶有絕望的味道)行動回應。澳門與香港情況不至於如此惡劣,但兩地的民主制度還有待建立,在一個不民主的宗主國統治之下,自然受到重重制肘。

把拆遷問題放在廣闊的圖象之中看,就是一個廣義的民主政治問題,它不單是落實狹義的公民權,或如何過渡到「民主中國」;不僅僅是實現「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許諾,而是關乎平民百姓如何在GDP以外有自主的經濟生活,如何組織起公民社會,改革政治社會制度,抵抗資本主義的破壞力量,以及與其共生的政府權力。三個不同地方,固然有共同的命運,也有共同的使命。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