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過去幾年,澳門不時發生民居與「鄰避設施」距離過近的爭議。除近期爆發的「火葬場事件」,還有多年一直未解決的「污水廠惡臭」、二〇一六年的山頂醫院傳染病大樓 建設等等。而在多次爭議事件中,坊間都強烈批評政府欠缺長遠規劃、目光短視、專業傲慢、透明度不足等。顯然,特區政府並未吸取教訓,不斷重蹈覆轍,結果社會資本不斷虛耗。
在崔政府治下,即使是經過兩輪諮詢的規劃,長官亦可一句推翻;地點再不適合,政府亦可強建公屋,頂多數量打個八折。當我們討論澳門城規,我們看不見一套溝通的邏輯:為甚麼火葬場要在氹仔?為甚麼火葬場不能在路環?為甚麼偉龍地段適合建公屋?當欠缺開誠佈公的溝通,也沒有理有據的構想,民間反彈自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