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造價九億」,輾轉十年的新中央圖書館方案立時擊起千層浪。選址、造價、保育等質疑不絕於耳。翻查資料,原來澳門大大小小的公私營圖書館逾三百間,遍佈社區。既然書香處處,何以我們仍然感到文化貧乏,猶如沙漠﹖一座新中央圖書館又能否真.解決我們的問題﹖怎樣的圖書館,怎樣的政策,才能使我們的文化茁壯成長﹖
每月一號出版|定價:MOP$5/NT$ 45
售賣地點|訂購表格|廣告聯絡|電子版
危險的親切感 荷蘭建築大師庫哈斯(Rem Koolhaas) 早於1995年便提出「通屬城市」 (generic city)的概念,指「無差異、無特色而具秩序品質的城市環境,將為全球化的必然潛力⋯
說來奇怪,一座城市,一個新圖書館,一說,便十年;文化藝術,卻只有佇立,沒有去處。 十年前,人們不想所活之地變得荊棘草莽,在經濟超高速發展潛力中,眼見本地文化如同金光閃爍的賭場窗花⋯
近日政府將拖延10年的新中央圖書館再度提上日程,估算建造費用高達9億元,更堅持選址應在南灣舊法院。但新中圖許多詳細內容未見影,實際造價會否成為「無底洞」?社會不得而知。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