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一月中,一隻尾巴近乎斷開的中華白海豚在香港水域出現,要不要向牠施救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經過兩個星期最後海豚由海洋公園救回治療,可惜這隻代號WL212、名為「希望」的海豚還是在上月十日上午離開了……
早前我們曾專題討論過保育動物的是非。「希望」的離開,讓我們感到有深化這方面討論的必要。商業元素的介入對促進動物本身的福祉、研究和教育工作有什麼影響?根本問題是,究竟是應該保護動物的原有生境為優先,還是要出了事,才去做補救工夫?
近年來館內蝠魟、鯨鯊、白鯨等大型海洋生物死亡事件頻傳、被台灣動保團體直指為「海洋生物墳場」的台灣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成立於民國89年,由台灣政府引進民間人力及資金,透過公開競標方式授予民間企⋯
2015年1月中,在香港的大澳發現了一隻受傷白海豚WL212,海豚尾部被船葉割傷,嚴重程度連專家們也是前所未見,何況是一般市民,震撼的影像經過主流媒體傳播很快惹起社會關注。 不同保育團體把握這個⋯
隨著保育意識的提升,市民大眾開始對動物應有的權益作出討論,目前國際上有不少的聲音致力於取締所有的動物園,同時反對任何捕捉野生動物的行為,包括救治牠們。不少人對動物園的印象就是一個個囚禁各種動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