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特區政府積極主辦各種節慶活動,把澳門打造成「節慶城市」,主旋律是以「節慶」發展小城的旅遊經濟,提升小城「文化形象」;然而我們更關心和想了解的是,這些不同的大大小小文化節慶在主旋律以外所可以發揮的文化作用是什麼?與地方和市民的關係是什麼?對本地藝文發展可有影響?
今期〔論盡澳門街〕邀請了幾位資深的觀眾/藝術工作者,根據他們對我城一些文化節慶的觀察與體驗,檢視當中問題,以及寫下他們對城市的「節」有着甚麼樣的文化想像和期待。同時我們也邀請了兩位台灣藝術工作者,分享兩個外地節慶的獨特案例,有助刺激我們去思考節慶活動如何與人、與地方發生連結,創造文化共享,甚至扭轉一個地方的環境生態。就讓我們如此期許未來的節。
為了觀察撒奇萊雅族文化元素,並進而思索原民符號的文創可能,我們前往花蓮國福里參加撒奇萊雅每年一度的火神祭。 撒奇萊雅(Sakizaya),一個是被歷史遺忘的民族,2007年終於被官方承認為台灣第⋯
CHT看過澳門多個不同的節日,自己在中學時曾做過「國際馬拉松」的歡迎隊伍以及參與拍攝過「澳門青年舞蹈節」,家人亦曾參與「醉龍節」的表演,但他並不覺得這些節日與澳門大部份市民的生活很親近。 他認為⋯
我想像著回到那片土地上,曾經感動的一切。彷彿時光倒流到小學那個青澀的年紀,光著腳拎著鞋踩在收割完依舊有著稻梗的田地裡,濕濕黏黏的泥土香味從腳底吸入,傳送到了提供嗅覺功能的鼻子裡面。那種與童年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