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遊行,比起往年很不同:大家抗議的對象除了在民生議題之上,多了個「偽政改方案」外,就連往日被視為澳門社會政治核心的社團,都成為了示威者攻擊的對象。在近日鷺鳥林事件中,保育人士比起「主流」團體也發揮了更大的力量。
事實上,多方面的調查,連同今期的文章分析,以至我們的街頭訪問,都為我們提供一個機會,去解構「社團社會」這個具澳門特色的警語(catchphrase)背後的迷思。面對澳門政治經濟環境日益複雜但正式參與渠道仍舊壟斷,以及組織成本的下降,澳門社團的形態將會有什麼變化?這需要大家更多的反思和行動。
一直以來,由於澳門社團眾多,有人將澳門說成是一個社團社會。而所謂社團社會,我不知道在學術上如何界定,但在某些人的理解,就是假設這個社會中,每個界別,每個層面,都有社團的存在,而民眾都是透過這些社⋯
澳門社團文化歷史悠久,數目之多世間罕見,人數由數人到數萬人,應有盡有。澳門社團文化,當中有利有弊,且看以下數位市民對澳門社團的看法。 從事飲食行業的馬先生沒有參加任何社團,他直言說:「不認為有社⋯
今年六四,香港維園坐了十八萬人。是近歷史之冠。 今年六四,澳門板樟堂前地坐了七八百人,有的說是一千人,有的說只有五百人。不說人數,去年坐滿遊人還可以在集會人群背後通過。今年,想要通過集會人群到達⋯
資料來源:印務局 單位:萬澳門幣 受資助實體 批准日期 撥給之金額 目的 合計 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 4/4/20116/4/2011 26/4/2011 7,500約1,364⋯
20世紀初 傳統的行會瓦解,工會代之而起,但在捷成事件後被澳葡當局鎮壓 澳門商會(中華總商會) 1913年 澳門中華教育會 1920年 澳門陳族聯誼會 193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