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開始漸漸亮起來的時候,爸爸來床邊拍拍我,叫我起床。 「六點啦,起來啦。」 我在床上掙扎了一會,然後便起來梳洗,很快地穿好游泳衣再套上衣服,我和爸爸都沒有吃東西,便揹著簡單的袋子出門了。 那年我⋯
香港三聯書店與新鴻基基地攜手舉辦「年輕作家創作比賽」,致力開發年輕創作者,並由專家從旁指引,讓每位參加者,文章書寫得以成書,創作概念更加周全。其中,《人間等活》作品,罕見以圖畫方式,相互闡述對待⋯
出發,與回憶 這七時半的清晨,透亮的陽光溫柔地映照大地,清風吹動著在這等候的每一顆純真且熱切的心靈。劉老師亦是其中一個懷著這樣心情的人,這位退休的老師,期待著再次踏上這個對她人生意義深長的舊地⋯
藝文自由工作者── 凡以澳門為大本營,個人專業工作領域與各項文化藝術相關,目前不屬於任何政府或私人企業的編制之內,主要以自由身或自組公司名義接洽工作,包括創作、演藝、製作、行政等工作範疇的藝文工⋯
Cola是本澳自由工作的劇場人,專職從事舞台設計,有時還會寫劇評。家裡是個小工場,有電鑽、鋸機與各式各樣的工具,她的辦公室要不在家,要不就是在舞台。工作內容就是做研究、畫圖、出去印圖、買材料或做⋯
一日有24小時,返工8小時,睡覺8小時,剩餘下來的時間,吃飯玩樂逛逛街看看戲。城裡典型的打工仔生活,日復日大概就是如此。對於在劇場界從事製作的自由工作者遠遠來說,生活天天都是工作天,卻又天天都是⋯
「車外,塵世的風景,美不勝收,盡入眼簾。慢慢,我們都滲透入白光之中,到達一處既陌生,卻似曾相識的境地。」﹣蘇麗欣《車》 坐在車上。車窗外,我見到一些風景,是屬於那個剛離開的世界,模糊的,像隔了一⋯
上一次求救的時候,是在好久好久以前,還是和家人住在高園街,從襁褓中就開始住的房子。 十五、六歲,和同學比酒量,昨晚回來已經醉得唏里嘩啦,第二天頭疼著起床,家裡一個人都沒有,媽媽應該去了製衣廠上班⋯
記得上個月我經痛著,朋友剛巧轉發電郵過來,是台灣藝術家蔡淑惠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個展《這青春》的消息,展出的24件作品當中有一件正是以衛生巾創作的微型刺繡,我看到不禁莞爾,思索有關女性的藝術作品⋯
跟本地舞者郭瑞萍(Candy)與丹麥藝術家Kitt Johnson的訪談現場是工廈內的一個偌大留白空間。外面的世界是祐漢公園、街市和被一幢幢舊樓包圍,內外有著強烈對比。在這個錯置的時空下,似乎更⋯
官員說:「我不懂畫畫,我也不是藝術專業,今天我來是想聽聽各位藝術家的意見。」藝術家獲得一個發表意見的機會,真是萬幸中的萬幸中的萬幸⋯⋯ 最近本人萬分萬分⋯⋯榮幸獲得邀請參加了一個藝術家與教育部門⋯
身體,是一個載體 帶我們來到這個時空 學習 當一個課程結束 我們都要回去 等待 下一個課程的開始 來 小生命誕生了,由醫護人員的協助來到這個世界,躺在母親的懷裡,感受著人世間第一份的溫暖,慢慢地⋯
放棄,一個決定,可以頓時讓身心舒泰起來,不用再思考困擾著自己的問題,以及延伸出來的解決方案,一切都會變得簡單得很,就是放過自己的一個結果。 可是,我就是如此,不向「輸」這個字低頭。對於我喜歡的事⋯
她,是一張純白的紙張,或是一團白色的海棉。 我們給了什麼, 她小小的心靈, 就會 寫下什麼,吸收什麼… 我,拉著她的小手,她一直都是輕鬆的大踏步,愉快地邊走邊跳。 「這間學校有什麼呀?」她好奇地⋯
一場無比的大雨,轟轟的火車剛經過的,現在剩下,那窗外的景色,是灰濛濛的。 上這火車的時候,母親送別。看到母親那年老、充滿滄桑的身影,與歷盡風霜的白髮,她的眼神充滿著無限的牽掛。火車開動了,她的身⋯
從回歸前年代開始,澳門電影全賴一班熱心人士的努力耕耘,一直走到今天。現在,「電影」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八大文創範疇之一,政府的政策將如何回應現實?是次講座,邀請了幾位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本地電影工作者⋯
「兩億大餅」萬眾矚目,「文創界」視它為仙丹靈藥,只要有了這筆錢就能「持續發展」,全城文創熱。但誰在決定誰能得到補助誰不能?是誰默許這些人擁有至高的權力去選擇什麼是文化創意?文創是否大眾所必需的⋯
外面又下著雨了 其實我喜歡聽屋簷滴滴答答的雨聲 覺得很安全 好像全世界都在這裡 這個房子容器裡 裝滿了全部生命 好好的包圍起來 我一直認為個展是該好好重視的東西 但此刻並不知道有什麼能耐能繼續完⋯
Evade 的創立始於2004年夏天的一場音樂比賽,Brandon和Sonia不約而同被同學找去彈結他和唱歌,賽後,因為喜歡的音樂風格相近而繼續一起玩音樂,直至一年多後鼓手升學而暫停,重新思考音⋯
在某年一次拍攝「六四」記錄片的過程中,認識了Achun,知道他是一位音樂製作人,也聽過他的一些作品。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聯繫漸疏,只是偶爾看見他在區域性的音樂會海報上出現,後來更聽見他在上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