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portrait》──馬丁.帕爾戲謔式的個人肖像照實驗

118 旅業舊路任我行 紙本月刊

文:方言社

網址:https://aamacau.com/?p=99537

時間:2023年03月3日 19:19

當大家想起個人的旅遊式自拍照時,心目中浮現的會是什麼樣子的照片影像呢?在21世紀的我們,自拍彷彿是一種常見的攝影行為。隨着Instagram及TiK-ToK等社交媒體的興起,這種隨意的自拍彷彿變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而相反來說,重視藝術性的攝影師在拍攝各種照片(包括各種肖像照)時,為了與上述社交媒體的隨拍照作區分,往往刻意地更為注重技術層面的表現而顯得莊重與具有儀式感。但是如果我們把肖像照交給在攝影界中出了名不正經的馬丁.帕爾(Martin Parr)來進行,結果會是怎樣呢?帕爾在《Autoportrait》中就嘗試以他個人的招牌風格給我們他的回應。

馬丁.帕爾雖然是以傳統紀實攝影著稱的攝影團體「馬格蘭」(Magnum Photos)的攝影師,但其作品卻毫無疑問地顛覆了人們對於「紀實攝影」一詞的解釋。他以無聊、日常、搞笑等各種「不正經」元素作為作品的核心(帕爾經常稱之為「英式幽默在紀實攝影中的體現」),在紀實攝影世界中可謂「殺出了一條新的血路」。今天成已為「馬格蘭」會長的帕爾,其作品一直不改其玩味。話雖如此,他的作品在玩味的包裝下,一直以來都是探討著相同的主題——不同社會階級的生活方式。其早期的代表作《最後的度假勝地》(The Last Resort,1986)正是探討英國的勞工階級,而今次介紹的這本《Autoportrait》則是以一種間接又自嘲的方式,以各種自拍照探討中產階級的各種自我投射。

單從本書的封面設計——一個可以玩的小鋼珠遊戲迷宮,迷宮的終點是馬丁.帕爾的個人頭像——即能看出本書的玩味定調。這本《Autoportrait》在2016重新修訂及編輯改版自該書的2000年版,在書頁中我們可以看到帕爾的個人肖像照旅程。帕爾作為紀實攝影師,過往在往返世界各地工作及旅行時,都會有意無意地拍攝或被拍攝到各種關於自己的肖像,當中這些照片有不少均加入誇張失實的後期製作,例如我們可以在書中看到帕爾的頭像在鯊魚口中出現,又或是與足球員美斯合照。帕爾無意為這些照片加上除地點及拍攝年份外的任何背景資料。這些被剝離關於拍攝資訊的照片,配搭他個人面無表情的樣子,可以說是變得無厘頭不明所以,讓人忍俊不禁。

值得注意的是,帕爾在排列這些照片時,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因此我們在跟隨帕爾在各大洲旅行時,可以從照片中看到他慢慢變老。與此同時,帕爾除了以其年齡作為其中一個書中編輯的時序線外,我們亦能從書中看到帕爾亦把拍攝肖像照的攝影技術作為另一條隱藏的時序線。從盛行於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如今已接近失傳的手工上色照片開始,到在旅遊景點使用綠色屏幕拍攝的合成照片,又或者是二千年前後瘋魔一時的日本四格貼紙相,我們都可以在本書中看到。這些不同的攝影方式及題材,不僅顯示了時間的演進,亦反映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社會與政治差異。

在自拍興起的今天,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各種各樣使用個人智能電話進行的自拍照,使這本當初製作出來是為了諷刺當代文化的自拍肖像書,反過來變成紀錄那些已消失的拍攝技術的攝影文化書籍,相信這也是帕爾為什麼會選擇在此書第一版成書十多年後,為這本書再版並重新製作的其中一個原因。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