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炮台建築自四百年前開始,但並沒有止於十七世紀。及至二十世紀,澳葡政府仍有在澳門增設軍事防禦設施,以為應對國際間的動盪作準備。但現時關於這部份的歷史的研究仍然較少,而Ricardo Borges是致力研究澳門二十世紀軍事歷史的人之一。
遺址新消息 觸動研究決心
Ricardo的爺爺曾在澳葡政府任軍官,主要從事工程工作,這也是為何Ricardo父親和自己都在澳門出生。自少他便知道自己的家族曾任職軍方,但促使他想進一步研究澳門軍事歷史的卻是二〇一三年發生的兩件事。第一是發現路環疊石塘山的碉堡,第二是發現松山軍用隧道。「這很有趣,因為它們很神秘,沒有人知道很多它們的事,很空白。雖然媒體有說到一些,但資料不多。」
於是他開始翻閱研究,但提到的歷史都不太深入。「特別是二十世紀的部分,即疊石塘山的碉堡、松山軍用隧道的興建時期。現時的研究大多在十九世紀末就停住了。這是一個空白,所以我要進一步挖掘,不只是依靠其他人的書寫。」
二〇一六年,他開始翻查檔案。雖然爺爺曾擔任軍官,但Ricardo指出,軍方很多事情都是機密,所以即便是嫲嫲也並不知情。「也就是我跟她說後,她才恍然大悟『這就是為甚麼你爺爺當年常去氹仔然後幾天不見人,一點消息也沒有!』軍人嚴格遵守保密原則,所以嫲嫲也不會被允許知道甚麼。要他們保密的,大約到死的那天,他們也甚麼都不會說。」幸而那年代的一些檔案已逐漸公開。Ricardo指,與澳門軍事歷史相關的檔案最重要的都在澳門和葡國,但也有一些是在其他地方。「例如一位美國學者最近寫了一篇文章,引用美國空軍的資料,分析了美國在一九四五年為何空襲澳門。所以我相信在其他地方也有跟澳門相關的資料。另外有文章指俄羅斯有檔案提及澳門,有文獻說在五十年代初的蘇聯時期,內地會收集澳葡軍方的情報,然後交予蘇聯。所以有很多資料散落在世界各地。」
在國際衝突中尋自保
這幾年間,Ricardo翻查了不少資料,也經親友介紹訪問了一些對澳門當年的軍隊情況有了解的人。他認為,澳門那時期的軍事建築主要有兩方面的故事:建築和社會。Ricardo指出,十九世紀或之前興建的炮台多建於山上的高位,從遠處即可望見,形成一種「這地方有人保護」的形象,以嚇退攻擊。這思維一直維持到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但及至二十世紀,這情況有所轉變。原因是工業革命後,軍火可以遠距離射擊,所以軍事設施雖然仍設於地勢較高的有利位置,但選址變得更隱閉。「所以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仍然想佔領高位,掌握地理優勢,但不想被看見。」
「當中的差別,可以看看松山軍用隧道。它所有東西都在地下,」他續道,「大炮台就是在地上,你從很遠很遠就能看到它。」
澳葡政府在十九至二十世紀斷斷續續地修建軍事設施,例如氹仔炮台建於一八四六年,望廈炮台始建於一八四九年(一八六六年完成),路環炮台建於一八八四年,東望洋的地下軍事設施或建於一九三〇年代。這百多年來發生過多次大大小小的戰爭,但除二次大戰外,對澳門有過直接重大影響的戰爭並不多。在Ricardo看來,炮台當年之修建與模樣,也許是因為澳葡政府一直為戰爭做準備,但澳門一直不曾真正地參與戰爭。「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期間,澳葡政府不斷興建炮台,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尤其是中國正捲入一片混亂之中。」
他指出,晚清受到西方列強攻擊,葡國政府也希望能擴大其佔領。隨着十九世紀時澳督亞馬喇驅逐清朝官員,澳葡政府與中國的關係亦再也不同。而當時鴉片戰爭就在旁邊,雖然葡國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但廣東的動盪加上海盜的威脅,以及之後的一九二七年中國內地出現局勢不穩等等,都令澳葡政府提高了防範意識,繼而在澳門築起一個個防衛設施。「澳葡政府擔心內地的局勢會影響到澳門,特別自己是一個外來政府來管理這地方,更容易受到影響,所以當中很多是對未知的恐懼。」
一九五〇年代,一些炮台也出現過增建或改動,例如望廈炮台。Ricardo認為,當時葡國正處於獨裁、反共產的薩拉查時期,而中國已開始由共產黨管治,位處中間的澳葡政府在那時期亦進一步修築軍事設施。據他在二〇一九年於葡文報章發表的文章指出,一九四九年初,澳督柯維納(Governor Albano de Oliveira)就加強澳門軍事要塞防禦的奏請得到批准。同年,葡國制訂「澳門省防禦計劃」(Plano de Defesa da Província de Macau)。之後,澳葡政府又於一九五五年推出了「路環島防禦計劃」(Plano de Defesa da Ilha de Coloane)。一九五〇年代,澳葡政府不但加強了澳門半島的防禦系統,也在路環建造防衛設施。Ricardo於文章中推測,疊山塘山的碉堡設施或是建於一九五六至一九五七年。
文章中也提到,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〇年,葡國曾派駐了不少軍人到澳門。事實上,葡軍與澳門的文化可謂息息相關。若我們回顧歷史,不難發現自葡人 開始航海時代,不少葡軍亦隨之來到這東方城市。澳門史上絕大多數的澳督都有軍方頭銜,澳門教育史、填海史上一些重要的人物亦來自軍方。就此,Ricardo分享,如果追溯澳門本地土生葡人家族的歷史,會發現很多都源於有葡國軍官被派往澳門,然後軍官在澳門落地生根。由於軍職在當時是待遇優厚的「鐵飯碗」,不少富貴人家或軍人家族都會希望兒子從軍。亦因為這些軍官大多出身富裕,所以他們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軍官的工作也可以讓他們「學以致用」。因此當時在澳門,一些軍官也會擔任教師、城規師或工程師等等。而碉堡這軍事設施的設計與由來亦跟葡國軍校息息相關。
遺忘之間的競爭
至於要如何保育軍事遺產,Ricardo認為應由社會決定。他指出,因為是軍事設施,所以本質上難免帶有殖民色彩,而這些設施在後殖民時期要如何保育便是一個很有趣的課題。有些模式會傾向較少提起設施的軍事歷史面向。他以東望洋炮台為例,雖然列入世遺城區的是「炮台」(包括燈塔和聖母雪地殿聖堂),但很多的旅遊宣傳資料會着重提到「燈塔」,卻較少提到「炮台」,「這為我來說非常非常有趣。」
歷史學者羅新曾說過,「歷史不只是記憶之間的競爭,也是遺忘之間的競爭」。Ricardo對此亦表示認同。他有感,現時澳門的口述歷史以中文為主,但其實葡語群體亦有很多口述歷史。「我在做研究相關的訪問時,也常會問一些小細節。例如士兵們吃甚麼?這樣我就有了一個餐單。當時有種族主義,白人士兵和黑人士兵的餐單不同,例如黑人士兵的餐點會較便宜,白人士兵則吃得較好。」但因為在澳門,華人不一定會葡語,葡人也不一定會中文,所以雙方活在平衡時空,看不見彼此。他希望未來澳門的口述歷史資料可以得到翻譯,不論是中文或葡文。「我相信中國人對葡兵也有很有趣的觀察。歷史常只記住大人物、大事件,而這些小細節反映出本地人的真實生活,令得到重視的不只有大事。這些都是我很享受研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