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自二月二十四日爆發以來已持續逾月,這場不義之戰備受國際社會譴責,亦有不少地方出現反戰示威。澳門雖遠離戰事,但在網絡訊息無遠弗屆的時代,有關這場戰爭的信息時刻引起不少本地居民的關注。然而,如何從這一場侵略戰爭中明白戰事帶來的傷害應是必修之課。現任品德與公民教育老師的前直選議員區錦新表示,身為師者不應迴避與學生討論該事件,讓學生了解戰爭的可怕、和平的可貴。
「對學生來講,我覺得教師一定要、應該要利用有關信息,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上讓佢哋了解戰爭的殘酷、侵略戰爭的不義。我覺得應該透過同學生分享來達到教育目的」,於去年退出政壇、目前在庇道學校夜間部任職品德與公民老師區錦新如是說。
他又擔心有本地教師認同了來自微信一些扭曲該場戰事的信息,從而影響學生了對該場戰爭的立場。「中國內地微信會好多故仔、好多懶人包,完全將一些信息扭轉過來、甚至變成俄羅斯是受害者,烏克蘭係抵死,背後因為有其他國家『搞搞震』」。
俄羅斯侵入烏克蘭 發起不義之戰
區錦新表示,在戰爭剛開始時任教學校的學生已主動與他討論相關問題。「這場戰爭開始時候,學生已經係不斷問我有關問題,我講書時都撩我講有關問題。作為老師必然地、難以避免會被有些學生會問到。問題係你究竟站在一個角度或甚麼立場看待這一場戰爭發生。」
他又稱,品德與公民科須針對社會時事、利用社會時事與學生討論及分享。若老師只講虛的事物是可講到天花龍鳳,而事實上進行中的重大事件最容易吸引到學生的眼球。在學生最想知道該事件時,老師更應利用有關社會時事,提供客觀資訊與學生分享、討論;同時,提供一些基本判斷,令到學生能夠有興趣去看有關方面的事。「以教師講角度,當然應該相對客觀,不應完全好有立場」。
「事實上這一場戰爭裡一方係侵略者,另一方係被侵略者⋯⋯好清楚這是一場係不義之戰、俄羅斯侵入烏克蘭,這是好清楚的。這是事實。正常人都應該可以好容易看到。以此程度上即使有立場,我覺得作為教師都係有其合理性。」他又認為,社會各界應該站在被侵略者的一方,「照計呢個理所當然。」
內地微信多扭曲資訊 教師、學生均受影響
區錦新又指自己反而更擔心會否因另一種刻意制造的信息而去影響了教師的判斷,再向學生傳錯誤信息。網上有大量相關該場侵略戰的網上信息,但當中有不少難辨真假,甚至扭曲事實,尤其部分來自微信的信息。
現時不少本地人慣使用微信並以其為接收新聞消息的的渠道,澳門的中小學生對微信亦不陌生。
他又稱,從內地微信看到的大量有關場戰爭虛假、扭曲信息,且非個人的行為,而是國家機器所產生,有目的地散播。「透過這樣的一個形式去統一思想的行為,我諗澳門無論老師好或學生好,都係華人社會一份子,好容易受到影響」。
他又稱,作為教師應該向學生提供正面信息,如戰爭的殘酷、侵略者的不義。「若要對抗一個咁龐大、好明顯以一個國家力量組織而產生的資訊,在這些資訊內包含了虛假資料或者將扭曲事實,滿足其要散播的想法⋯⋯我覺得當面對這些龐大、具欺騙性的資訊的時候,或者一定程度上老師是無能為力、相對比較微薄。」
如何辨是非?唯儘量提供多方面資訊
政府近年有意無意、不再強調批判精神於學生成長之重要。面對海量網絡信息,篩選正確的資訊不單對學生,對成年人來講亦殊不容易。區錦新亦認同世界上有些事不是「是非完全分明」或「是非難以分辨的情況」。若遇到是非比較難以分辨的情況下,作為公民教育的老師則會強調了解各方面資訊的重要性,「即係相對篩選一些不同方面的資訊提供給學生。」
他又指,以自己為例,針對某一事件除了向學生提多方向資訊外,亦都會闡述自己本身作為教育者對事件的立場以及原因,「我亦會講:老師唔一定係絕對正確,大家(同學)要思想、要分析」。
區錦新又以今次俄烏戰爭為例,是非好分明。「我只需顧慮兩點:一點就是戰爭產生的傷害。第二個就是侵略者的不義。這兩點放諸四海亦皆準,以這兩點思考就會看到在場戰爭中,究竟誰是誰非」。而對於一些是非難即刻得出的事件,作為老師需儘量提供更加多資訊,唯一的方法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