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間的眼光看澳門生態保育——專訪「沃門生態沙漠掙扎日記」專頁負責人

094 時代群像──澳門人的集體身份認同 紙本月刊

文:未熄

網址:https://aamacau.com/?p=81845

時間:2021年11月26日 17:17

近年澳門城市急速發展,也引發了社會對於生態議題的危機感。除了各種專業人士外,在民間也有很多倡導者正在默默無聞地進行教育工作,希望可以推動社會大眾認識,從而珍惜生態,加入保育的行列。

近期在網上有兩名生態愛好者建立了一個專頁。有趣的是,這個專頁既有澳門,也有世界上具有最獨特生態的古老大陸——澳洲的內容。創立專頁的Ken和Eric表示,去年由於疫情影響,越來越多人會去郊野公園或者步行徑行山,呼吸新鮮空氣,但他們發現很多市民對澳門的生態其實不大了解,所以就成立專頁,希望可以向更多人介紹澳門的生態,讓市民學到課本外的生態知識,學習與大自然相處。

「黑臉琵鷺作為澳門旅遊局嘅吉祥物,佢地又有冇受到吉祥物般嘅待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他們認為澳洲整體生態保育較為成熟,有大量生態保育專業人士,各家大學亦提供生態保育學系課程以培育未來的專業人員。政府專責部門、大型私營保育機構以及民間,三方積極合作保護澳洲獨有生態。「佢哋通過聘請專業人士喺在各地積極針對環境、生態系統、族群,甚至單一物種實施保育計劃。由根源尋找問題,訂立目標,野外調查,數據分析,得出結論並制定方案,到實施和觀測,全程都以科學方式有規劃透明地進行。」換言之,澳洲的生態保護政策是目前澳門完全望塵莫及,無法作比較的。「原因之一係澳門政府對本土生態和保育不太重視,即使政府部門有少數專業人士但卻不能發揮所長。政府所作的『保育工作』極之『門面工夫』。」其二是澳門缺乏私營保育團體。澳洲有Australian Wildlife Conservancy、 Arid Recovery等大量私營機構,即使鄰近地區香港也有香港觀鳥會、長春社、嘉道理農場等團體進行獨立或與政府合作的生態保護工作。「反觀澳門,之前進行嘅『山林修復計劃』同各種大大小小與自然環境相關嘅計劃,都只由政府一意孤行,嚴重欠缺公眾諮詢、審查、監管同透明度,由佢哋一手掌握澳門生態嘅生死。」

他們舉了一個例子:「相信近年有行開山嘅朋友都會發現,澳門嘅山頭,由於政府嘅山林修復工程變得越黎越禿,尤其是九澳同路環步行徑。其中喺路環步行徑有一棵打斜生嘅古樹就慘遭毒手,原因竟然係市政署『擔心』棵樹會倒塌壓傷途人。雖然呢棵古樹擋咗半條行山徑,但從來冇人會嫌佢阻路,因為佢一直都生喺度,係人類喺佢嘅生長位置開咗條路,所以以前嘅行山人士其實都幾鍾意嗰棵生得咁有個性嘅樹。喺棵樹慘遭毒手後,有行山人士喺被砍嘅樹頭上寫上對樹嘅的懷緬,並且寫到『古樹係被市政署砍伐』等字句,最後市政署直接把樹頭寫咗字嘅表面切走,似乎唔太想聽到市民嘅意見同批評,令我們對市政署感到越來越失望同反感。」他們期望以後所有與自然有關的項目都能在實施前向公眾諮詢,通過審查,有監管和透明地進行。

澳門屈指可數的濕地和海岸也是「東亞—澳大拉西亞飛行航道」(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EAAF)的中繼站之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至於澳門人的生態意識,他們認為如果以10分為滿分,澳洲民間的保育意識有7分,而澳門只有1分。「經我哋其中一位創辦人親身體會,澳洲大部分人民會對自己國家嘅生態環境和生物有一定認知,亦會珍惜同保護當地獨特嘅生態資源,參加義工為環境、生物出一分力可算是佢哋文化嘅一部分。反觀澳門大部分市民對『保育』一詞可謂零概念,對自己城市僅存嘅生態一竅不通,著實係一個可悲嘅事實。」本地學校即使有生物課,都只是「普通正規嘅生物堂」,沒有針對性地教授生態知識,更不要說本地生態了。

針對現狀,他們認為對各階層進行生態普及教育推廣是非執政者唯一能做的事:「通過自然生態攝影,慢慢令市民對澳門的本土生態有所認知,吸收各種生物,自然生態的知識,繼而熱愛自然,開始保護環境。」而專頁選擇與澳洲作比較,也正是因為澳洲屬於生態保育和公民保育意識更為成熟,而澳門屬於剛起步。以澳門與澳洲做比較,可以作一個保育政策成效的對比。

他們去年製作過一條兩分半鐘的本土生態短片《窮途末「路」》,試圖喚醒澳門人已忘記的大自然,獲得不少回響,「其實澳門仲有唔少關心生態嘅熱心人」。未來他們亦會嘗試舉辦本地生態導賞團,由創辦人帶領參加者探索澳門生態,令澳門人親身感受自然,喚醒他們保護生態的心。

有市民稱路環有一樹斜生,去年被市政署移除。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過對於更深入的工作,他們也指出了制度上的困難:「澳門同鄰近地區唔同,幾乎所有具生態價值嘅土地都屬國有土地,意味著所有決策、項目、工程不論正確與否,都由政府單方面控制。我哋最多只能向政府部門提供意見和反映問題,但往往都已太遲,生態被破壞已成定局。澳門只有所剩無幾嘅極少量生態資源,但正因如此,澳門政府唔係應該比任何地方都更注重保育咩?『物以罕為貴』呢個簡單嘅道理,當權者似乎唔太明白。」對於未來,他們的願景很簡單:「政府對生態保育唔係得個講字,唔好再破壞已經係最好嘅保育。如果可以嘅話,可以搞下生態農業,例如魚塘同水稻田。」

在澳門一個這麼都市化、有著悠長物種交流史的小地方,談生態保育有什麼意義? 他們認為,地球上有數百萬種生物,而人類只不過是其中一種,人類不斷地開發和污染導致很多物種消失。「幾十年前嘅澳門我哋仲可以見到穿山甲、水獺等哺乳類動物,但隨著都市發展,呢啲物種已經消失。澳門位於東亞——澳大拉西亞(Australasia)鳥類遷徙嘅路線上,每年有大量鳥類會經過澳門作短時間逗留補給,但係其實鳥類唔似人,佢地唔識分邊到係邊個城市,只會見到邊到多嘢食就去邊到。所以我哋想喺呢個咁細嘅小城,為呢啲遠道而來嘅旅客同埋本地僅餘嘅物種,保留一個食得安樂住得安心嘅環境,等我哋嘅下一代都仲可以見到佢哋。」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市政署:修復林區尚未成蔭 成林後將有一番景致

  對於有意見認為路環山頭因政府的山林修復變得越來越禿,且有斜生古樹被市政署移除,市政署回覆《論盡》查詢指,現時完成修復之林區尚未達到成熟林,故這兩至三年人們行山時會感覺林蔭度不足。待部份樹種成林後,將有另一番宜人景致。市政署又表示,經查資料,前述的該株樹木為台灣相思,屬先鋒樹而並非古樹,去年技術人員現場檢查該樹的健康狀況,發現根部腐爛,傾斜角度已超過45度角,評估有倒塌的風險故須移除,以保障行山人士的公共安全。
  市政署表示,由於澳門山林受到風災破壞後,導致藤本植物瘋長及覆蓋多片林區的樹冠,令到林區下層植物得不到充足陽光而死亡,出現林下植物稀疏之情況。故當市政署對上述衰退之林區進行清理藤本植物後,會出現泥土裸露之現象,致市民覺得相關林區變得光禿稀疏。此外,現時完成修復之林區尚未達到成熟林,樹冠鬱閉度不足,未能形成樹蔭,故這兩至三年人們行山時會感覺林蔭度不足。市政署相信,待開春雨水滋潤後,部份高約2至3公尺的樹種(如山杜英、紅錐等)再開枝散葉,以鄉土闊葉樹為主的森林群落將逐漸成形,而部分以觀花、觀色葉為主的林分也可以初步形成色葉林、觀花林的景觀,屆時將會為行山人士帶來另一番宜人的景致。
  市政署又指,於2019年和2020年分別進行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山林修復工作,合共完成40公頃的修復工作,種植了400,000多株苗木,現時苗木生長良好,苗木的萌芽、長新梢、生紅葉、開花結果等生理現象十分明顯。為讓公眾更深入瞭解山林保育工作,市政署將在山林各適當位置安放有關的科普教育宣導牌,讓行山人士認識山林的發育型態,面臨的問題,以及開展的修復工作計劃。

被移除樹木根部腐爛 有倒塌風險
  對於有指市政署移除了路環一斜生古樹,市政署表示,經查資料,該株樹木為台灣相思,屬先鋒樹而並非古樹,生長於在石面盆古道之斜坡上,因立地環境及水土流失影響,樹木越趨傾向步行徑橫向生長。2020年技術人員現場檢查該樹的健康狀況,發現根部腐爛,傾斜角度已超過45度角,評估有倒塌的風險故須移除,以保障行山人士的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