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核檢計劃引發更多社會歧視?外僱:巴士上部分本地人會「刻意」避開外籍人士

2021-11-12 澳門城中的那個TA 專題報道

文:實習記者立青

網址:https://aamacau.com/?p=81361

時間:2021年11月13日 12:12

早前澳門接連爆發「保安群組」和「裝修群組」感染事件,相信不少澳門人仍記憶猶新。雖然事件已經告一段落,本澳的疫情又再次恢復平穩,然而當局在當時所推出的「高頻次核檢計劃」,卻似乎直至現在仍然有許多討論,當中涉及的歧視問題備受關注。

當局在10月9日公佈,實行重點人群高頻次核酸檢測計劃,對象包括 三工種(裝修、洗衣、保安)、二族群(尼泊爾籍和越南籍外僱),要求他們隔日檢測1次,連續做4次。而該措施一經推出,不僅引致不少人於首日在「獅子山」颱風下冒雨排隊候檢。同時,亦有不少聲音質疑當局對重點人群界定的依據,何以當局只是選擇性地指出尼泊爾籍及越南籍兩個國籍,難道病毒會選國籍來傳播?

三盞燈一帶為外籍僱員聚首點之一。

該計劃一公佈,不少外籍僱員紛紛在網絡留言,表達自己的不滿。不少留言指,當局的高頻核檢措施和重點人群定義是赤裸裸的歧視,差別對待外籍人士;亦有人指該計劃有違當局早前「谷針」時所宣稱的接種後可免除核檢的說法;更有人認為當局是趁機借防疫之名,驅趕因疫情暫留澳的外籍僱員。

有菲律賓籍家傭在接受本媒訪問時表示,在計劃推出後,感覺到澳門本地人對於東南亞人士的態度變得更加緊張,如在巴士上見到有外籍人士上車,其他乘客會刻意避開,她更擔心當局之後會將高頻核檢措施推向菲律賓族群。

山頂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

戴華浩:少數族群離鄉別井 平日多聚會

在公佈實施該計劃後,當局對外表示,高頻核檢計劃對象的劃分主要是根據今次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認為在三工種、二族群之間較容易傳播,故對他們進行重點追蹤。又指,當局過往亦有定義過其他重點人群,如醫護、冷鏈從業人員、海關、出入境工作人員等都是重點人群,過往亦沒有安排分開重點人群去進行檢測,現時因顧及到其他候檢市民的心理,當局才安排分開排隊。

有關將兩國籍人群定義為重點人群,山頂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於10月12日回應指,最主要原因是由於本澳的尼泊爾和越南族群中曾經有出現過確診個案,同時,亦考慮到2個族群特點,當局分析認為他們人數不多且平日經常聚會,故若族群中有感染者,有較大機會在聚會時與同族人有過接觸行為,「呢啲族群嚟澳門,離鄉別井,平時都會聚埋一齊,互相聚會」。

他續指,當局是次要求該兩個國籍外僱進行高頻核檢,是希望能及早發現病例,而不是認為「呢個人種更容易感染,唔係話病毒認得邊個人種去感染」。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