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初澳門爆發第一波新冠疫情,在近兩年的抗疫進程中,澳門歷經封賭場、封關,甚或社會幾近停擺,總算基本守得住疫情防控,並無引起大規模社區傳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時,不少市民已習慣核酸檢測作為出關的附帶條件,也恢復了疫情前如常出關的頻率,甄女士是其中一位。
甄女士現職是家庭主婦,家中兒子升讀高三,女兒升讀小六。她大約每個星期出關一次,因遷就丈夫放假和子女興趣班的時間,大多會選擇星期六為出關日。她表示,星期六通常行程會較滿,早上在澳食完早餐後出關,與丈夫先去做身體護理及皮膚護理,食過中午飯後會在附近閒逛,或逛逛大型超市和商場。若晚上子女都有自己活動,兩夫婦會選擇晚餐後再回澳,否則就會回家煮飯同聚天倫。
甄女士稱,出關的前提是子女有自己的安排,因通常星期六一對子女都需上興趣班和參與課外活動等,否則她會選擇留家照顧一對子女。她表示,女兒尚算年幼,自控能力較差,擔憂無人看管時女兒會不斷對著電腦。但若父母與子女在星期六都有各自安排,也算是給予對方喘息的空間,因平時已經日對夜對,難免生厭。
政府明言「管好自己對腳」,為何還要出關?甄女士認為,在澳服務業、零售業等有大量外僱,其實與身處珠海無異。「其實關口與澳門分不開,有多少內地人過來澳門工作,我覺得珠海和澳門已然成為整體,除非你說不讓外僱進來。(我們)出關都是在關口附近,整個珠海甚至內地的疫情控制得很好,好似全民核檢他們一早做了,而且很多人都打了疫苗」。
其次,出關也是一種放鬆方式。甄女士表示,澳門人多車多,星期六在澳似乎沒什麼可以做。反觀珠海地方大又舒服,無論是飲食、休閒、購物的選擇都較澳門多。她舉例,珠海有不少大型商場,裡面有滿足不同飲食口味的餐館,還可以在吃飽飲足後閒逛一下午。再者,她指出澳門一個400呎的茶餐廳坐40人,若論群集風險,澳門較珠海更甚。
「唔係淡定,係好難預估幾時係結尾,你都要過生活,唔通日日去超級市場排隊同搶購?」甄女士認為自己並非淡定,而是習慣了。她指出,近年極端天氣頻發,相信未來無論是這些傳染病還是極端天氣狀況都陸續有來,「邊度都冇得去,真係好抑鬱」,只要自覺做好個人防護,不去中高風險地方,其實沒那麼多問題。
每次澳門疫情有變,網上都會有人指責經常出關的市民,認為他們是防疫漏洞。對此甄女士認為,每人都有不同看法,她始終認為澳門與珠海密不可分,外僱來澳工作和澳人出關活動本質上相同。「澳門每樣嘢都靠大陸供應,除非可以切斷所有外僱或所有外僱在澳留宿,做得到先講,基本上做唔到。點解特首唔封關?封關只會引起恐慌」。
問及會否擔憂增加感染風險,她稱這不是最可怕的,是有些確診者被起底及怒罵才令她為之震驚,她強調會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亦會視乎周邊疫情發展而調整出行,在澳門有確診病例後她亦已沒有出關了。
至於對本澳整個防疫政策打分,甄女士認為有8分(滿分10分),首先是本澳在疫情爆發之初已經封賭場,將食肆、娛樂場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封閉,她形容是一種狠的手段。其次是整體市民都配合防疫政策,政府做好把關,內地有相應支援和資訊互通,這也是給予了市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