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笑看秋月春風 

2021-03-05 澳門民主 茫茫前路

文:新澳門學社前理事長陳偉智

網址:https://aamacau.com/?p=71074

時間:2021年03月7日 2:02

新澳門學社前理事長陳偉智(右)曾聯同蘇嘉豪參與2017年立法會選舉。(資料相片)

一壺濁酒話當年

不經不覺,又到了2021年立法會選舉年。回顧1992年新澳門學社的成立,一定程度上也是和選舉有關。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一個風雲激盪的年代,有識之士對國事、時事、事事關心。澳葡政府也適時地在1991年為立法會增補兩個直選議席,然而僧多粥少,實力懸殊,兩個議席盡被群力促進會獲得。

作為社會的非主流群體,要在選舉中有所突破,便需要凝聚力量,以團體之名關注各種社會事務。政治雖然是眾人之事,但總得有人專工負責,在政府的稱為公務員,在議會直選出來的民意代表則是議員。由於群策群力,加上選民的支持,新澳門學社終於在1992年的立法會選舉贏取一個議席,從而開始了這個團體多年的參政議政之路。

滾滾濠江東逝水

成立之初,新澳門學社以「議員後援會」的角色存在,當選議員撥出部份薪津支撐議員辦事處的運作。議會的工作是艱辛的,但學社的努力並沒有白費,1996年學社的議員順利連任,回歸後的2001年選舉更獲取到兩席的佳績。學社開始從「議員後援會」的角色,蛻變成為一個議政參政的團體。

由於學社和議員的工作被市民所認同,2001年的得票計算若分拆兩組,在改良漢狄比例制下大有可能取得三席。為此,新澳門學社在2005年的選舉前,曾為是否分拆進行熱烈的討論,得出的決定是維持一組參選,而結果是學社的第三候選人在得票除四的情況下,以幾百票之差未能當選。

分拆兩組——成為2009年新澳門學社參選的唯一選擇。兩組共三位候選人當選,亮麗的成績是來自學社多年在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反對濫輸外勞,爭取免費教育,完善勞工立法等的努力與堅持。同年,特區政府亦於當屆增撥議員薪酬的65%,作為議員開設辦議員辦事處的津助,只需申請無須申報。

對於特區政府對議員的信任,當年身為學社理事長兼立法議員的筆者,決定依循理事會的意見,把三位議員的辦事處津助全數獨立戶口處理,由學社負責管理專款專用,至於議員們則維持上繳供學社發展之用。

是非成敗轉頭空

在吳國昌及區錦新為主導的新澳門學社時間,此八字常見學社內。

「積極參與、自強不息」是當年懸掛在學社內的警語。從政者除了個人要自強外,團體更需要不斷的更新、發展以延續將來。培養年青人不應只成為口號,行動上亦要支持。2013年的立法會選舉前夕,在是否把新人擺在選舉名單的首位上,出現不同的意見,團體亦因個別成員的問題產生嫌隙。問題無法理順後,分拆三組參選,成為無奈的安排。最後保持固有兩席,只能算是選戰的一點挫敗;選舉後議員辦事處先是被獨立出來,脫離學社的監管,稍後更有人退出學社,另行組織新社團,這些始料不到的變化,才是選戰後最大的遺憾。

青山依舊在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登山的路永遠不會輕鬆,登山者可以有不同的選擇,能否登峰臨絕頂,視乎可否拋開背上名與利的包袱。在2017年新澳門學社艱難中組隊參選時,筆者曾提醒「學社前進」的參選人要避免受權力、金錢所影響。做人和做學問一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團體的成長除了個人魅力外,最重要的是集體的精誠合作,每個人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以蘇嘉豪為主導新澳門學社常見的標誌。


政治的潮流有起有落,後浪可以推翻前浪,前浪亦可回捲後浪。個人的榮耀相對市民的福祉簡單不值一哂。政客可以蒙混於一時,不能蒙混一世。筆者雖然離開了新澳門學社,然而事過而未境遷,所以上述的言論,純屬以事論事,不提尊姓大名,算是笑看秋月春風,供大家一個參照,敬希讀者們雅量。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