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暴雨致多區現水浸 羅立文:澳門地勢低 要整到唔浸好難

即時報道

文:論盡編輯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61992

時間:2020年06月12日 20:20

上月與本月兩場暴雨,導致本澳多區出現水浸。在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上,多名議員關注到這兩次水浸的成因,以及當局如何針對水浸問題進行整治。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由於澳門地勢偏低,「要整到少少都唔浸,好難。同埋好多地方都落咗石屎,那怕只係落一滴雨都要排走。」他指,本澳有不少防洪工程都是「奇怪工程」,例如透過大箱來儲存雨水,並要用大水泵將雨水泵走,因為無法自然排走雨水。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麥儉明表示,這兩次大雨中,各區水浸的成因不一。從氣象局資料來看,這兩次暴雨的降雨量較大,達到每小時75毫米,且暴雨集中在15分鐘至半小時內落,導致排水時間縮短。加上本澳絕大部分出水口都位處在水位線以下,即使在正常潮汐時都難以有機會完全看到渠口。

麥儉明指,政府近年在不同地區興建雨水泵房,冀有效將雨水引到海邊,並透過水泵排出大海,才能達到防水浸的目的。他亦認為,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建成後,就可解決內港區每逢初一、十五的天文潮海水倒權以及暴雨所引發的水浸。

至於分區方面,麥儉明則指,暴雨當日新橋區光復街一帶都有出現水浸,原因是光復街為新橋區的最低點。當局早前計劃自羅白沙街舖設排水渠至林茂海邊大馬路,但因提督馬路的交通問題,導致工程延誤。但是近期應可以開工,屆時新橋區就會多一條水路流到林茂塘。

麥儉明又提到,本澳至今仍有3成多下水道為「合流下水道」,雨水及污水在同一條渠道中排出,不少大廈有心或無意將大廈污水渠接駁至清水渠,導致清水系統中有一定污水。當局對此進行了改善措施,數年前在筷子基北灣建造了節流泵房,平時無下雨時,會將污水引入泵房,並將污水集中泵往污水系統,此舉改善了平時無下雨時筷子基北灣的排污問題。至於在下雨時,泵房就無能力將污水泵到污水系統,但會有大量的雨水將污水稀釋後再流出筷子基北灣。工務局近期亦在黑沙環海邊建造了同類的泵房。

羅立文則指,大廈污水渠駁錯清水系統的問題難以處理,因當局沒有人手每幢大廈去提醒及檢查,只能盡量做。

另外,議員何潤生問及政府七大治水工程的進度問題。羅立文回應指,內港擋潮閘工程預料有需要延至今年底至明年初才能動工,除了需和內地部門進行論證及協調外,亦需要展開仿真驗證,以測試擋潮閘會否對本澳其他地區造成影響。而內港防洪堤方面,「天鴿」風災後,政府計劃用二十年一遇的標準來加高內港海堤,但目前遇到不少困難。至於市政署正施工的內港北雨水泵房與工務局擬建的司打口蓄洪池,因兩者協調有問題,估計蓄洪池延至明年才有條件招標。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