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除了非常規的表演場地,還有幕後默默努力的人

2020-01-24 回望藝穗節 專題報道

文:晨曦

網址:https://aamacau.com/?p=59354

時間:2020年01月25日 22:22

去年底,很多人在回顧「澳門二十年」,直到今年藝穗節才想起,對啊,澳門藝穗節也是1999年開始,今年第19屆了,明年也是20歲。

對於這個快將20的藝術節,我們該如何思考?是特別的表演場地嗎?首屆藝穗不少節目就突破演出空間,演出地點包括大橋、巴士內、阿婆井等,吸引了中、港、台傳媒的注目。多年來也有不少藝穗節的作品在各種空間演出,例如咖啡店、電影館、廣場等。但藝穗節是否只等於在非常規空間演出?尤其當澳門藝術節也有一些參與式藝術或環境劇場的作品,究竟藝穗節、藝術節的分野在哪裡?當我們要論述藝穗節,我們又應從哪裡開始?

這為我而言是困難的,因為我本來對早年澳門藝穗的規模與作品並不了解,網上的資料亦不齊全。偶然下在朋友處借到一本台北藝穗節的《拆解藝穗十年報告》,翻了翻,頓時心生羨慕——如澳門的藝穗節也有一本這樣的刊物,那該多好。

《拆解藝穗十年報告》(下稱《拆》)是一本薄薄的小書,當中有一些有關台北藝穗節由2008年至2017年的回顧與評論,更有一些數字:參展的藝團數目、觀眾人次、職業與年齡層、場地的數目、表演者的心聲、政府投入的資助等,另外也有策展團隊的筆記與感想。

於是,你看到一個藝穗節不只是一種消費者買票看戲的活動,而是一種政策。裡面有各個崗位的人在努力推動藝術,有演員、有導演、也有行政,當中會出現差錯,也於是知道如何修正。在使用各個非常規空間的背後,也不能忘記其中牽動各種的場地政策是否支持藝術——究竟是因為官辦的節慶才可以使用?還是平常人人都可使用?如果藝穗的精神是空間的探索,究竟藝穗節是一年一度,還是可以日日皆是?

一本這樣的小書透露的是,觀眾看到的演出只是整件事的冰山一角,背後尚有太多一直甚少置於公開討論的資訊與故事。澳門也常缺乏這些資訊,於是對於藝穗的討論於是只能流於「今年使咗幾多錢」、「有幾多個演出」、「值唔值/伏唔伏」等淺層討論,未能更深層地論述當下的藝穗節與觀眾、從業員的關係,更遑論讓公眾一起想像藝穗節的未來;也就只能「想當年」地回顧——「呀!1999年首屆有人走過舊大橋」「呀!有一年在路環有『做一日村中人』」,缺乏全盤趨勢的思考。

明年將是澳門藝穗節的20周年了。藝穗是個特別的藝術節。想要「回首來時路」其實只為檢視成績,再整裝待發繼續前行。既然澳門藝穗節標榜「全城舞台、處處觀眾、人人藝術家」,這場「20年檢視」,公眾是否也可一同參與?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