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名單一出,司長人選即引起坊間熱議,其中歐陽瑜由身份證明局局長跨司晉升任社文司司長的安排更令不少人意外。就今屆政府的「調兵遣將」,公共行政學者余永逸則有自己一套看法:「身份證明局多年來被認為是澳門政府內改革較成功的部門,有一定的認受性,但我想公眾亦會關心,身份證明局的成功經驗可否帶到司長辦,統領社文司下各局。這是另一個層面的工作,就不能純粹她管理一個身份證明局的成功完全可投以百分百的信心,我想這是明白的。」
專才迷思應打破 培訓也應重視通才
新政府的五司人選,社會質疑之一是經財司和社文司分別出身自市政署及身份證明局,專業不算對口,是「外行管內行」。對此,公共行政學者余永逸則「突破盲點」,從公務員培訓的角度剖析這聲音。余永逸指出,今屆班子有一個特徵,就是基本都是公職體系出身;政府似乎偏向以公務員作為政治領導班子,在這情況下,公務員的歷練、培訓,更加要做足工作。而同時,過往政府對培訓「通才」公務員的力度一直不大。「澳葡時代已是這樣,所以這是澳門社會或公職體系的特徵,大家都仍很盲信在一個部門裡面做了很長時間就有很專職的認知,而忽視了通才的能力。」
他指,一個政治領袖很多時並非「內行」、「外行」之分,而是要看政治歷練、能力、和社會的溝通能力等是否足夠。而澳門社會一向以來都有種「迷思」,覺得應要「內行人管內行」,這種「迷思」應要被打破。「去到司長層面,肯定不是專才的知識,而一定是跟不同部門的聯繫。」
「如果班子基本上是公務員出身時,我們就要想,我們的公務員體系可否提供這方面的培訓,讓一些有潛質有能力的公務員慢慢輪調到不同部門工作,從而讓他們知道政府其他部門的工作,而這輪調更重要的是建立部門之間的聯繫。去到某部門工作過後,你就會認識那部門的人士,將來做領導時就可以更容易地駕馭到不同部門的運作,甚至和這些部門建立到一定的聯繫。」
廉政專員調任法務司 可否建立特區廉政威信?
新管治班子上場,公眾有質疑亦有期待,另一焦點自是廉政專員張永春調任行政法務司。過往特區政府屢屢出現貪腐事件,公職人員乃至部分領導層的操守亦令公眾甚為失望,張永春出任專員期間廉署亦曾發表多份報告。當專員成為司長,公眾亦期望張永春能一掃過往政府禮崩樂壞的頹風,為特區帶來新氣象。
然而,如果身份證明局的經驗可否帶到社文司長辦仍需觀望的話,廉署的工作經驗能否帶到法務司可能也是同一情況。余永逸也指出,公眾期望未來行政法務司令政府運作更透明、或廉潔得到提升,但制度上五司獨立運作,而且過去二十年行政法務司提出的行政改革,或廉署、審計署對部門提出的勸喻,部門都未必完全接納;在這情況下,當要改革行政體系時,能否有足夠能力令其他部門跟從,更多是政治手腕多於廉政方面是否有經驗,而從過去二十年的經驗或看來,這個制度上需要一個很大政治能耐的司長去提出行政改革。
「澳門政府現時最重要需要改革的是跨部門合作,以及政策制訂方面如何去理順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我想不一定是看特首,而是整體五個司會否合作,或者某個範疇,例如行政法務司負責行政改革,或如何理順行政制度令其更公正時,其他局會否配合,這個也很重要。其他司會否配合,指令其轄下的局配合行政法務司,有這文化嗎?當有個司提出某提議時,其他不是直屬這司的局會否願意合作?這是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死結。」
「現時行政改革的着眼點,應是如何提升政策制定的水平。而這政策制訂水平亦包括可能牽涉到跨部門之間的合作去解決一個社會問題或議題。這需要跨司跨部門合作,我們需要在制度上理順操作。」「我們未來新一屆政府是否可以跨過這方面,再提升我們政策制訂的規劃、內容是否可以做得更好,符合社會期望,而非每個局只顧自己的部分,其他問題不去處理呢?我想市民已經沒這耐性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