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不動產評定辦首場公眾諮詢會 與會者關注當局對文物的保護和活化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50155

時間:2018年11月11日 20:20

文化局就全澳第二批不動產評定舉辦首場公眾諮詢會。有與會者表示,文物評定進度太慢,部分有價值的建築來不及評定就已經被拆除,令人惋惜。而部分已被評定的建築物卻被改到面目全非,失去原有的風貌,關注當局對文物的保護和活化工作。亦有與會者建議,鄰近的文物應該作為整體項目或建築群保護以發揮更大的效益。

有與會者表示,自己自小在沙犁頭長大,今次見到泗𠵼街牌樓能夠獲評定而感到高興,但附近原本還有一個「重慶坊」牌樓,一樣很有歷史價值,之前因為建築物改建而拆卸,已經來不及保護。

他又指出,新馬路的榮甡蠔油莊是被評定的不動產,但經「天鴿」和「山竹」之後,文化局要求業主維修,現時卻改得面目全非。「如果係附近街坊的話,就會知道最值得保留的就是門面,原本是欖閘,仲有四五十年代的飾櫃門面,但現在改成了拉閘。文化局話要保留風貌,但依家係完全違背。將來點樣保護被評定的不動產呢?除咗加以穩固之後,活化保存原來的面貌是否更重要呢?」

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回應稱,當局要求業權人維護和加固是希望建築物的狀況不要再惡化。而活化被評定的不動產,令其回復應有的原貌是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當局亦不希望太多文物建築空置,會盡量鼓勵業權人活化建築物。按文遺法規定,當業權人有意發展有關建築物時,文化局一定會要求業權人恢復建築物原有的風貌。

亦有與會者指出,部分相鄰的文物之間有很大的關聯,認為應將其作為整體項目,或建築群作保護。例如今次被評定的聖保䘵學院遺址,本身就是大三巴牌坊的組成部分;而聖味基墳場附近亦有很多已被評定的建築物,認為作為片區保護會更為完整。

梁惠敏認同片區保護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益,文遺法亦有相關規定處理,但要有很充份的理據。而聖味基墳場雖然周邊有很多文物,當局亦希望可以串連起來,但當中有部分建築未必有條件成為文物。

另外,有與會者關注聖味基墳場起落葬頻繁,市民又會透過殯葬公司對墓地展開工程,當評定為文物後對這些私人工程有何影響。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回應稱,聖味基墳場的私人墓地或會有變更,當局會與墳場管理實體協調,即使私人工程亦需讓當局知悉,以確保有價值的墳墓不受損。對於墳場內的教堂、圍牆等更改,已有相關機制與管理實體溝通。

被問到第三批的不動產何時出現,梁惠敏表示文化局工作量繁重,但已在進行相關普查及篩選成熟的文物項目,希望在第二批不動產完成後盡快展開第三批的評定。本月25日及12月15日尚有兩場第二批不動產評定的公開諮詢,市民同樣可以出席表達意見。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