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孩子的成長篇(I)——歸因風格與行為的關係

來論

文:心之觸動 (應用心理學博士在讀生)

網址:https://aamacau.com/?p=49518

時間:2018年10月17日 14:14

新學年開始,莘莘學子度過了漫長的暑假後重返校園,自然要一番適應。近日在媒體上看到不少報道,呼籲社會人士關注學生的開學情緒。

常見的開學情緒可以是對新學年學業要求的擔心、焦慮、對學校的適應感到焦慮等(尤其對剛入學或轉校的同學而言)。認知行為治療法認為,人們思想、情緒感受和行為之間存在互相的影響,如何去理解事件可決定産生什麼的情緒反應,而不同的情緒反應會驅動個體作出不同的行為。

社會歸因(Social Attribution)更指出,個體在歸因過程中(指人根據有關外部行為來推測自己和他人行為原因的過程)人們對事情的所採用不同歸因風格,可帶來生活上各方面的影響,如個人健康、家庭、教育,與人際關係等(Thomas Gilovich、Dacher Keltner、Serena Chen、Richard E.Nisbett)。

Seligman、Peterson等人認為,樂觀解釋風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的個體傾向為較穩定的人格特質,他們相信事件可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而習慣這種歸因風格的個體亦有更多的健康和成就(Peterson, Seligman & Vaillant 1988) 。

以此來推論,當孩子面對學校生活困難時,他所採取的歸因解釋風格就會決定他的想法和行動,而作為家長,了解子女所出現的感受的背後原因,令我們更容易對症下藥,協助他們面對困難。

例子:如果孩子數學測驗成績不合格,他可能有以下的因果歸因:

  1. 這次我未有預備充足去溫習,如果下次改善了,就會取得合格。

事件(不合格)- 歸因(自己的因素、可控的)- 改善自己溫習方式(行為)

  1. 我天生就不夠聰明學好數學,無論我怎樣努力,也不會測驗合格的。

事件(不合格)- 歸因(外在環境因素,超符自己控制)- 無法去改變現實- 選擇放棄嘗試改變(行為)

上述例子可以看到,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孩子將事件歸因於可控制的範圍,就更有可能激發他從自身改變來達到目標;反之,如果將事件歸因於不可控制的範圍,只有消極地面對。

家長可以做什麼幫助孩子?

如果孩子慣用非樂觀的歸因方式,請家長也不要氣餒。行為心理學家指出,信念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培養,只要坦誠地與子女溝通,多以開放式提問,與子女傾談,也可以鼓勵和拓闊他們的思維,幫助他們多從事件的不同角度思考,協助他們進步。例如:「聽到你說數學測驗不合格,你感覺不高興,而且,對學習數學有點灰心,對嗎?或者我們可以談談,成功學習數學除了要天生聰明外,還有什麼事情我們可以做,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績呢?」

如果子女未想到具體做法時,家長也可嘗試借用第三者的成功例子,例如,「隔壁家的小文,聽他的媽媽說,雖然他不是聰明過人,但他平日除了功課外,看很多參考書籍,數學成績進步了,你覺得小文這種做法怎樣呀?」當家長嘗試以開放式提問上這種方式與子女溝通時,除了可即時疏導孩子的情緒外,也可以讓孩子說出他們所想,藉以增進親子的了解和溝通。

今天,當你面對你的孩子一臉沮喪時,你又預備與他們傾談什麼呢?

新學年,新希望!期望這篇文章可以成為各位家長們的鼓勵,把握子女成長的黃金期,引導他們正向思考,向理想進發。

(來論照登,不代表本媒立場)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