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社工專業的定位

2012-07-20 誰是主場?當邊緣服務遇上『弱勢』社區 專題報道

文:甘雪媚 、何頴賢

網址:https://aamacau.com/?p=424

時間:2012年07月20日 12:12

從新聞報導中,眾多居民出席兩次的居民大會,表現激動,反映著居民訴求未被重視﹖外展中心與居民間的矛盾又是什麼﹖向誰問責造成這矛盾?居民誤解外展中心為戒毒所而產生恐懼,這除了歸究社會長久以來對濫藥吸毒污名化外,究竟居民對外展社會工作手法及使命又了解多少﹖


一切從理性溝通出發

帶著一堆疑問與反思,我們一群社工學生和義工們自發性組織於上周五晚,分成幾個小隊,走入「邊彊」社區 – 青洲,尋找答案。我們以關心區內居民日常生活需要角度出發,主動接觸區內居民,在閒話家常的對話中,我們聽到居民的聲音。

居民阿文表示︰「擔心戒毒所萬一門鎖不好,吸毒者偷走時,引起區內治安問題。區內有不少輪班工人,深宵回家女性也會受害。我不想歧視吸毒者,但在青洲設點是錯配。」阿文記得在居民大會上,政府官員還說︰「這是政府房屋,政府是有權遷入政府轄下的設施。」阿文對於政府官員態度强硬,將『戒毒所』空降於平民居所為事在必行,感到非常不滿。後經義工用淺白語言講解外展特色後,阿文表示願意接納外展中心進駐。他亦建議︰「外展中心社工應多走進到居民身處的公園和大廈等,主動與居民溝通和講解。這才會解開居民的疑慮和祛除反感及歧見。」

阿文的說話正是反映居民對外展中心的期望。「外展工作」是社會工作專業中一項常用及重要的介入手法,就是走出舒適的社工辦公室,跑到街上及服務對象常身處的地方,從實際處境理解他們的需要,提昇及强化其助人自助的能力,而不是被動地等待服務對象前來中心求助。「預防濫藥外展中心」顧名思義,其主要服務對象是濫藥及高危青年,然而,外展工作亦不可忽略地區居民的需要。

「需要」優次還是整全的考量?

當晚,義工們聽到居民主要的訴求是期望在青洲社區內增設康樂設施和長者服務配套,例如:完善區內公交網絡、增設街市和活動中心等。居民關姐表示︰「自己兒子都是社工,但自己對『戒毒所』的遷入也感擔心。」經過義工們詳細地講解外展中心是預防藥物濫用的服務,其主要功能是強化青年人預防濫藥的知識。我們觀察到居民在理解服務性質後,解開心結並樂於接受外展中心,更表示日後會願意到中心做義工。

外展社工與居民是一種互動共生的關係。關姐的例子正體現居民對外展中心的信任和認同的重要性。外展工作除以濫藥青年作服務介入的主要對象外,同時更重要的是建立地區上的支援網絡。若外展工作能善用居民間消息通傳的網絡,快速了解到區內的問題,例如那裡有濫藥者需要協助,這可協助社工更有效地評估社會問題徒而提供相應的介入方案。

社會工作使命是從服務對象身處的位置出發(Start Where the Client is),也同時是「人際網絡的建築師」,社工透過微觀的人際溝通在社區裡建立橋樑,促使居民、外展社工和濫藥者等持份者共同建設一個平等、互助及關愛的社區。

在離開青洲時,我們反思到真正的「主場」應該是外展社工本身,亦即是作為社工專業應負起的責任,運用社區工作手法,主動出擊了解社區「主場」各方人士的需要及關注點,分析社區形勢,連結居民、濫藥青年,甚至濫藥者家長及義工等各方資源,達致資源共享。這樣正是社工作為「人文建築師」的理想方向。

有機社區的力量

外展工作的信念也提倡社工團隊要與所有服務對象建立平等及信任的關係。在「處理青少年濫藥問題」與「協助居民爭取區內社會服務設施不足的問題」上,我們認為這並非零和遊戲,如何避免不同的服務對象(包括服務提供者)在不知不覺間陷入二元對立的利益矛盾中也是社工專業必須深思的課題。更何況建立接納及包容的社區是有效協助濫藥青年重投社會的重要工程。因此,我們建議外展中心在滿足居民參與康樂活動的需要上及在現時未有充足的康樂配套建立之前,可考慮暫時開放中心部分設施予居民共同使用,一方面回應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讓居民多了解濫藥外展服務內容,認識相關知識;更重要是體現同舟共濟的社區團結。

外展中心作為社會服務的一部分,在理順居民與外展中心的利益矛盾上,社工做「主場」是責無旁貸,打破社團間的親疏有別,聯合區內其他社福單位,結合各持份群體的力量,運用充權觀點,共同向政府施壓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以改善社區現時缺乏公共設施的處境,建立有機而共存的力量。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