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我城規劃合作社有關《創‧見西灣湖:西灣湖社區規劃想創坊》籌辦理念

2013-03-08 諮詢,是一條平等雙程路 專題報道

文:小花(訪問)

網址:https://aamacau.com/?p=2594

時間:2013年03月8日 8:08

「不是已經倒了菠蘿和雞粒落鑊,然後才問你吃不吃菠蘿雞粒炒飯……」──諮詢邏輯難叫人信服!
專訪我城規劃合作社有關《創‧見西灣湖:西灣湖社區規劃想創坊》籌辦理念

動機

西灣湖旅遊項目爭議,已持續一段日子,政府雖然有展開次輪諮詢,但似乎公眾仍然劣評如潮。臨近次輪諮詢期尾聲,我城規劃合作社於上週四(28/2),以工作坊形式分組討論西灣湖規劃發展。政府已經再進行公眾諮詢,為何民間團體又要舉辦一場呢?我城規劃合作社(以下簡稱”我城”)的負責人林翊捷和李凱欣表示,從古至今,城規上很多城市,都會讓公眾討論和參與一些規劃的議題,因為規劃人士習慣用圖則去討論,但居民不容易明白(尤其很多澳門人或許不習慣看地圖),如果配上實體模型等工具的協助,簡化參與者不需要的訊息避免焦點模糊,再分組集思廣益,可以作為一個平等和理想的徵集意見方法。而是次針對事件開辦工作坊,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特點:1)西灣湖是相對較大的空間,佔地二十多公傾,影響範圍大;2)是一個涉及市民利益的公共空間,市民也一直在使用,他們有權表達他們對地方使用的期望;3)事件已引起廣泛關注,而爭議以外未見有其他具體建設性方案;4)澳門人對西灣湖已有一定的認知,有條件討論。

參與

“我城”認為工作坊的參與人數跟預期中相若,而參與者的投入度和討論氣氛則屬非常良好,沒太多失焦的內容,大家都很集中討論西灣湖的用途;針對西灣湖整個湖區的利用,以及公共空間的成長。他們評價,參與者或會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們不會阻止,因為在小組中不同意見會自然平衡,如果離題太遠,協論員亦會拉他們回「正軌」。協論員最重要的工作,是記錄討論內容,協助與會者使用工具:包括地圖、模型等,同時控制討論節奏,或平衡各參與者的發言投入,不會只有某一兩個人講。今次“我城”特別向協論員強調,這絕不是反對西灣湖計劃的集會,所以他們不需要干預參加者贊成或反對某些方案;而大部分協論員有帶小組活動的經驗,或有空間專業的背景,參加者則是社交網站上自願報名參與的市民和有興趣人士。

期望

“我城”坦言,有感西灣湖事件已去到只有「做或不做」的局面,現在叫停了計劃,是否事情就結束?「因為我們曾到西灣湖進行調查,發覺撇除夜市計劃以外,該區的居民,對西灣湖的空間狀況亦有所不滿,所以西灣湖規劃,並非純粹「做或不做」某些項目那麼簡單,而是不做之後,又會怎樣子?

政府諮詢的缺憾?

李凱欣認為,宏觀上澳門整體城規面臨很多問題,但市民沒有渠道表達,或只能在政府的設定框架下的渠道去講:「這是本末倒置的,相反城規更應該是由市民看到甚麼問題,主動給予意見和提案;雖然有時市民未必能很完整去給予方案,或基於專業上的不足,而這個正正是作為規劃工作者,可以去填補的。」林翊捷補充:「因為做規劃的看事情是宏觀的,但一般市民活在這城市,看問題比較微觀,例如他們只會看到過馬路有沒有斑馬線,從圖則上這個並不起眼,但這些才是真正影響他們生活的問題;所以這個溝通之間的鴻溝,應該搭建橋樑去彌補,其實宏觀也是由很多的微觀組成,所有微觀的問題組合起來,就是可能對整個宏觀的藍圖來說就是個大問題!」,他們指出,西灣湖事件正是這樣,出發點決定了結果,因為政府已訂立了強烈的既定立場然後再做諮詢,而非建基於市民的意見和應用模式而去做決定,這是產生矛盾最主要的核心。

分歧的來源

「西灣湖周邊可能容易給人印象是沒甚麼用途的,辦公時間去真的不會發現甚麼人,宏觀來看政府可能覺得要加給她一個用途,否則會浪費;但如果你用一段時間去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其實那裡很多人用,但用來做甚麼呢?這個很難歸納出一個主要的用途,因為各有各用!澳門人經過幾年急促發展,可能正正需要一個沒有明確用途的空間,一個隨你喜歡做甚麼就做甚麼的地方,這個可能就是彼此想法的距離。」

新觀點

工作坊後,“我城”發現,原以為眾所周知的爭議核心是西灣湖廣場,但事實上參加者並不多著墨於西灣湖廣場,反而對環湖的空間優化給予更多意見,不論是將民國大馬路作古蹟保育,或在西灣湖景大馬路如何優化等等,反而很多參與者認為西灣湖廣場只要改善現有設施,及加強跟周邊的連繫,就已經很足夠,甚麼也不需要加設,這是他們出乎意料以外的收穫。

工作坊好處

“我城”相信,工作坊好處明顯,勝在刺激多元想法,而聽完各組的表達後,不難找出各組的共通點,這些已變成共識,相異的可能只是執行的具體方法是這個迅速形成共通點的方法;當然限制也有,因為短短個多小時內,難以很深入討論各細節或專業地處理好各個問題,因為未必每一個提出的方法都可行,但整個思考的方向和原則基本可取,方案未必完美,但標誌性的是,方案是市民想出來的!”我城”也重申,想創坊只是眾多公眾參與的形式之一,他們過往也用過展覽、考察團等形式去採納及交換意見。

前車之鑑

同樣作為諮詢,官辦的和民辦的為何公眾反應相差那麼大?”我城”認為,其實無論是由下而上,還是由上而下的諮詢方式:「最重要的是市民的信任度,真的願意持雙方開放態度就可行,但若這種信任不存在的話,正如民署今次的諮詢邏輯,是難以叫人信服的。現在市民對政府,不論環評或第三方報告,都有抗拒感,原因是信任的問題!」,他們舉例,政府會很強調某些項目的環評已通過,所謂的環評其實很視乎那套標準,但相關環保法規根本未出台,政府卻常常以此就作為對市民的僅有交代。「因此,無論甚麼諮詢方式,如果市民給予意見後,根本政府最終並不持開放態度去接納的話,這始終不會成功的。」林翊捷建議,有些事情由一開始應該已讓市民參與,「而不是已倒了菠蘿和雞粒落鑊,然後才問你吃不吃菠蘿雞粒炒飯;不單是市民參與計劃,而是整個過程,這樣市民的反彈會少很多;事情若已做到某個階段而硬塞過來,或諮詢問題充滿引導性,例如:你要多點雞粒還是多點菠蘿?不都是菠蘿雞粒炒飯嗎?!,這樣儘管登了報、也有地圖,但市民仍不知道原來計劃就在家門口,到事情要起動了,你說你已經諮詢過我,難免市民會生氣!」。李凱欣也提出:「甚至是街上一個垃圾箱、一條燈柱,如果市民有可能參與規劃的話,建立的不但是環境,而是歸屬感,因為他們也有份決定的!」

訂閱每月紙本

MAPPING GAME PAP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