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岑浩輝在四月中旬發佈首份施政報告,交出五年任期第一份「工作清單」,施政報告可預視未來一年政策走向,直接影響澳門的發展與市民生活。
施政報告所列出的措施及政策亦是特首對全澳市民的政治承諾,除了每年派糖一萬元是否繼續外,本地居民應從什麼方面保持關注?
首先是本地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及就業形勢。岑浩輝在競選時曾語出驚人,指本地博彩業一度「野蠻擴張」。誠然,箇中解法是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例如扶持中小企和科技創新、規範博企非博彩元素投資等。本地新產業的發展和就業機會,特別是對年輕人或希望轉行的市民,尤為重要。
另一影響本地發展以及市民就業的就是澳門與周邊區域的融合,事實上,不論是上屆或今屆特首及班子,均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掛在口邊,市民不絕於耳。區域融合與發展機遇亦是本年度施政一大著重處,岑浩輝強調「澳琴一體化」、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同時推出青年大灣區就業津貼,鼓勵北上求職。在這大局勢下,可能為澳門帶來更多跨境工作、學習或投資機會,但也可能影響本地資源分配。
民生政策亦是一大重點。報告提出多項民生措施,如繼續派發一萬元現金分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以及應對「少子化」挑戰新增生育津貼等。這些惠民措施直接關係到市民的生活成本、教育、醫療和退休保障。
施政報告內容與每個本地居民息息相關,無論是學生、打工仔、商戶、企業經營者還是退休人士,均受教育改革、住房規劃、稅收等政策影響,亦可能影響市民財務、事業或家庭計劃,關乎日常生活、居住環境和社會公平。
今次施政報告提出多項舉措,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善政良治政府,高效公務員隊伍為基本。為了提升特區政府管治能力,岑浩輝向三萬多名公務員提出「五個大膽」,似是對改善官僚制度有莫大決心,並強調「新一屆政府將以擔當作為、善作善成的作風,充分有效行使自由裁量權,堅決整治不辦事、不作為、消極作為、依法不作為的失職失責和懶政、怠政、庸政現象。廣大公務人員,特別是中高級領導要強化全局意識,做到實幹擔當,加強團結協作,保持清正廉明。」
社會穩定與行政當局的治理能力亦是重要方針,報告提出改革公務員制度、改善政府行政效率,現已成立六個工作小組,望有實績,有意為政府形象作出革新。在報告中,岑浩輝又要求各級領導官員要「知責於心、擔責於身、履責於行」。
每年度的施政報告不只是一份政府文件,也是澳門未來一年的路線圖,直接或間接影響市民的收入、生活品質和機遇。深入瞭解這份報告,市民亦更能知悉新屆政府、執政者的人事作風,完善規劃個人未來,甚至參與公共討論,影響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