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局標誌(由衛生局提供)
去年第四季本澳錄得25宗自殺死亡個案,其中年齡最小的死者13歲,最大75歲,有20宗為本地人。衛生局表示,根據資料分析,第四季自殺死亡的原因「主要懷疑與精神疾病、感情問題,以及賭博或財政問題有關」。
根據衛生局數據,去年總共錄得自殺死亡個案90宗,第一至第三季分別為22宗、22宗及21宗。2023年全年本地錄得88宗自殺死亡個案。
衛生局昨(17)發佈 2024年第四季自殺死亡監測結果。根據局方的數據,本澳去年第四季錄得17男8女共25宗自殺死亡個案,年齡介乎 13 至75歲,當中有20宗為本澳門居民,佔八成,外地旅客有5宗佔兩成。
衛生局並沒有提及這名13 歲死者是否本地人,然而根據本地媒體早前的報道,去年10月一名本澳少女懷疑在家中服毒自殺身亡。根據司警消息,死者為一名未成年女性、澳門居民。司警人員在死者房間內的書台上發現一封遺書。
該局又指出,自殺的原因錯綜複雜,往往涉及精神疾病、心理學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家庭因素、人際關係因素,以及生物遺傳因素等。要有效防治自殺,需要全民關注及積極參與擔任自殺防治守門員。為協助減少自殺的發生,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應對身邊的人多聯繫、多關懷、多聆聽,並鼓勵受情緒困擾的人積極尋求專業協助。
衛生局續指,局方正加強社區醫療醫生對精神健康知識和診療技能培訓,將精神健康專科服務融入社區醫療衛生體系,使精神健康服務由專科範疇覆蓋到社區範疇。進一步強化四級聯防、四環緊扣的聯合機制,加強家庭醫生的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努力為居民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精神健康服務。
該局又重申,特區政府十分關注居民的精神健康,透過政府部門及社區機構有效的溝通和跨部門協作機制,持續透過提高服務可及性和擴大社會支援網絡,從家庭、學校、社區等不同層面動員社會共同關注和主動轉介信息,讓相關部門迅速介入及消除可能存在的危機。同時局方加大資源投入,持續提升本澳精神健康服務的可及性。隨著海傍衛生中心的心理保健服務正式運作,現時居民無需轉介即可前往塔石、筷子基、黑沙環、青洲、海洋花園、湖畔嘉模、下環、石排灣及海傍衛生中心預約使用心理保健服務。衛生局亦透過財政資助及技術支援方式,持續協助街坊會聯合總會及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等民間非牟利團體設置社區心理輔導機構,並積極在社區中推動和深化自殺防治守門員的培訓工作,以提高大眾對自殺危機的早期辨識。
衛生局又呼籲,凡受到情緒困擾及感到絕望的人士,可直接致電明愛生命熱線 28525222,尋求情緒疏導服務。如需要獲取更多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資訊,可瀏覽衛生局「心理健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