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選議員林宇滔早前提出書面質詢,關注城市綠化政策以及同一地點重複更換植物等問題。市政署在回覆中指出,當局會不斷檢視綠化工作,同時加緊推進綠化工程。針對老化衰退、病蟲害頻發、人為損壞等植物,市政署積極進行補植重植。
林宇滔在質詢中指出,翻查《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下稱「二五」規劃),雖然有提及「填空白、提質量」的綠化策略,卻沒有明確寫出「2021年至2025年在全澳優化不少於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的具體目標。據過去幾年的施政方針提及的執行情況,無論單年或總體亦早已超出「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的目標,數字與規劃目標明顯不符,故問及到底2021年至今「填空白、提質量」的實際執行情況是遠超規劃的改善,還是統計標準有所不同所致。
他又指出,按照2023年度的施政方針內容,2022至2024年間每年均改善四、五萬平方米的綠化面積,當局應交代有關標準和數字如何得出,以及近年的路環山林重植面積是否計算在內。
林宇滔又引述居民反映指,去年新增的一處街道花圃,至今最少已全面更換植物三次。過去亦有不少居民反映街道花圃及圓形地經常更換植物,認為十分浪費,故要求市政署交代短時間內頻繁更換植物的原因,選用植物時有何標準,以及當局會否考慮選擇適合生長的植物並定時護養,減少浪費資源。
他又指出,在城市綠化方面,內地住房城鄉建設部有發佈《城市道路綠化設計標準》,鄰近的香港也有發展局發佈的《街道選樹指南》。
故此他要求當局交代會否參考有關內地及香港的做法,科學分析本澳街道的植樹條件及需求,制定本澳的城市綠化標準及指引;以及在面對極端天氣,近年城市熱島效應令本澳氣溫上升,政府有何具體目標及策略透過綠化改善市區環境。
市政署在回覆中指出,在「二五」規劃中當局已訂定了2021 至2025 年全澳優化綠化面積的基礎目標。
市政署:「臨時」利用土地等拓展綠化空間
市政署又指出,為回應市民對公共綠化空間的殷切訴求,當局不斷檢視綠化工作的規劃與進度,加緊推進各項綠化工程,並配合新建成道路、可臨時利用土地等拓展綠化空間。針對出現老化衰退、病蟲害頻發或人為損壞等植物,市政署積極進行補植重植,「並對具條件的地點進行重新設計或增設綠化景觀,包括引入適生植物,以開花、觀葉、造形和香氣等不同植物搭配,加強彩化效果和植栽層次,不斷提升澳門城市綠化水平。」
該署又稱,於2021 至2023 年全澳實際改善綠化面積逾20 萬平方米,有關統計不包括山林重植面積。
市政署又表示,當局已制訂《綠化用地規劃指標和設計需求建議》、《公共綠化區基本種植及灌溉要求指引》和《澳門古樹名木養護指引》等各項工作指引。同時,為應對極端天氣和城市熱島效應,市政署持續於有條件的地點植樹,並強化山林保護,以及推動山林修復和改善林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