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公佈今年度(2024)4月進行的「澳門居民婚育意願調查」結果,調查發現居民整體生育意願明顯下降,年輕人對婚姻與生育意願偏低,而經濟、居住等問題成為影響居民婚育的主要因素。立法會直選議員、婦聯副理事長黃潔貞總結指,建議從婚姻、經濟、照顧、住屋、醫療五方面減緩出生率下降趨勢,包括建議當局推出生育獎勵性措施、完善家庭友善措施及產假福利等。
該調查以18至49歲居民為對象,共收集到925份有效問卷。黃潔貞及其他婦聯內部成員出席今(6)日新聞發佈會。該問卷調查受訪者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就業狀況、個人月收入、婚姻取態、生育意願和影響婚姻與生育的因素等內容。
結婚開支龐大
00後、90後受訪者近半五年內沒有結婚打算
有關結婚意願調查的數據顯示,00後、90後的未婚青年受訪者結婚意願都明顯較偏低,近半數25至34歲受訪者與逾四成的18至24歲受訪者明確表示,五年內沒有結婚計劃。
其中主要影響居民婚姻意願是經濟因素(結婚開支、婚後住屋等),佔整體受訪者近一半,結婚涉及龐大的經濟開支強烈影響對居民的結婚意願;其次為伴侶因素(生活習慣、三觀契合程度等)及自身原因(婚姻觀念、職業與生涯規劃等)。
此外,逾半受訪者認為理想婚育年齡是25至29歲,但去年(2023)本澳男、女初婚年齡中位數分別是31.2歲和29.5歲,在理想婚育年齡的現實情況有一定差距。
青年生育意願下降 經濟、居住與照顧問題為主因
受訪者:「生一個夠曬數」
婦聯表示,在生育意願調查方面,居民生育意願平均分為4.76分(10分為滿分),按年下降1.57分,在18至24歲、25至34歲及35至44歲三個年齡分組來看,分別是4.02分、4.54分及4.81分。可見青年群體的生育意願較低於平均水平。
經濟、居住與照顧問題普遍影響居民生育意願,包括育兒開支大、居住空間不足、工作繁忙沒有足夠時間照顧、子女教養問題造成的壓力與負擔,均為影響受訪者生育意願的主要因素。
在期望的支持政策方面,已生育的受訪者期望可增加經濟支援、家庭友善措施及適合新婚夫婦或育有年幼子女家庭的公共房申請優惠政策等。未生育的受訪者更會憂心因生育損失個人時間、擔任父母親責任重大等問題,除了上述建議措施,亦冀望政策可延長有薪產假及男侍產假。
育有一名子女的受訪者僅兩成有意願再生育,而現時居民認為理想生育數目是一名子女便足夠,在2022年的調查中,受訪者則表示可以生兩個。在理想收入方面,逾四成受訪者則認為夫妻須有合共4萬至6萬元收入才足以應付家庭開支。
黃潔貞:婚姻、經濟、照顧、住屋、醫療五方面鼓勵婚育
黃潔貞總結指,未來婚育率可能加劇下降,社會各界須「鼓勵與支持婚育友好理念」,建議從婚姻、經濟、照顧、住屋、醫療五方面減緩出生率下降趨勢。
有關建議措施包括,政府可在社區及教育場景引導、營造積極的婚育文化並進行宣傳;調整結婚及出生津貼金額,在現行社保框架之外推出生育獎勵性措施,包括育兒津貼、新生兒獎勵金等;完善家庭友善措施,包括恆常性產假報酬補貼、親職假、支持落實加快私人企業僱員與公務員90天有薪產假「睇齊」、提升孕產婦權益保障等;完善公屋政策,針對青年家團及育兒家團推出加分、優惠措施;重視輔助生育及婦幼保健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