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運動:性別平權 澳門未竟之業

124 靜默小城 #MeToo 的缺席 紙本月刊

文:論盡者言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4227

時間:2023年08月31日 11:11

今年六月初起,台灣公共輿論空間燃起#MeToo運動。持續的運動讓台灣社會有機會向性別平權之路邁開一大步,同時亦為周邊地區帶來一次省思的機會。反觀小城,似乎對該場運動仍處於「無關痛癢」的階段。

有社會意見認為,難道台灣有#MeToo運動,澳門就要跟風?難道澳門不可以無MeToo事件?這是事實嗎?二〇一八年,亦即是#MeToo運動全球爆發翌年,本澳曾有一名十九歲少女在網上發佈「#metoo」帖文。

這救助呼喚如同其他成千上萬帖文,雖未至稍縱即逝,但亦沒掀起波濤,只有部分媒體跟進及個別青年團體舉行座談會而已。

那麼,這個曾呼救的少女現況如何?小城是否已足夠安全讓她公開、坦然地講述自己遭遇?她是否已找到機會維護自己的權利和話語權?

試想像一個情境,在一場三五成群的友人聚會中,她╱他們除了談論戀愛、工作、家庭、理想之外,還有什麼話題可引起共鳴?一個二十出頭的女生,受良好教育且有工作晉升機會,卻遭遇某些令她羞於啟齒的事,只允許她向好友傾訴──終日被上司騷擾,甚至有身體接觸,感到冒犯及不適卻無法舉證及控告。她該怎麼處理?怎麼開口?身邊的人會有什麼反應?會否遭冷嘲熱諷?一切答案都是未知。

性侵害、性騷擾及性創傷有如「房內的大象」,它在隱密或公開處發生的頻率遠比我們想像來得高,卻常被忽視、無法言說。

當她╱他有機會嘗試訴說創傷時,也許會發現原來身邊不少人都有類似經歷,而這些對創傷的共感將織成一張巨大的安全網,讓更多人或站出來去控訴惡行,找回自己的話語權。

而今,這些曾遭受性創傷的人仍隱身在社會的暗處和恐懼中不知所措,戴著「正常」的面具躲藏在人群之中。

性別研究學者呂家玟指出,亞洲教育從小要求壓抑對自己身體的感覺,若遇性侵感到混亂則難以表達及求助。資料相片

性別研究學者呂家玟指出,亞洲教育從小要求壓抑對自己身體的感覺,若遇性侵感到混亂則難以表達及求助。資料相片

本期紙本封面專題以#MeToo運動為引子,追溯及反省本澳社會的性別權利現況,探討澳門未促成#MeToo運動背後的結構性原因,藉以探詢社會上的性別平等走到什麼階段。

然而,現時本澳社會對MeToo受害者所提供的環境是否足夠友善和安全?澳門社會是否真正需要這場#MeToo運動?本澳的性平運動曾曇花一現,未來仍需多少年才可爭取成果?這些問題,現時應難有答案。

不論受害者成年與否,在任何國家,性侵都是一個嚴重且普遍的社會問題,受害者都應該受到保護和尊重。然而,這些受害人往往面臨著各種困境,例如法律體制有漏洞、舉證不足、恐懼和社會壓力等。社會必須共同努力為受害者提供支持和安全的環境,才能使他們勇敢地站出來,揭發一切在黑暗中發生的惡行。

目前本澳尚未走向公民社會,許多重要議題和群體權利都有待在公共空間中多加討論,例如精神疾病、性侵及性騷擾、性少數等。公共空間若能進行反覆且深入的討論,可讓社會具備更好的共情和理解能力,了解此等議題背後都有其社會結構性原因,從而減少大眾對當事人僵化的刻板印象,減少的惡意攻擊及揣測,讓事態變得明朗。

本期專題正嘗試在公共言論中描繪這隻「房內的大象」,提供一個機會以思考性別意識。社會上每個持份者和公民都有責任關注並支持性侵受害者,讓她╱他們重獲應得的公義、尊重和支持,走出夢魘。

對本澳社會而言,其他地區的運動經驗只是一種參考範例,而絕對無法複製。若在未來條件充足,澳門有機會醞釀出#MeToo運動甚至爭取性別權利,相信也會走出一條澳門獨有的平權之路。

只有關注個人的身體自主權、重視性別平等意識,相信每人的身體界線和感受都應被尊重,在這樣的土壤下,才能讓澳門有足夠養分發展公民社會。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