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消費模式轉變 五一商戶有人歡喜有人愁

今年五一黃金周會否繼續旺丁不旺財?大三巴至草堆街一帶人頭湧湧,小食店、網紅店生意旺,門前遊人如鰂,但藥房、金行、波鞋舖明顯冷清,只有寥寥幾個客人入內。

今日(3) 下午2點幾,新馬路人山人海,一街之隔的福隆新街卻明顯客流疏落。即使有博企活化舊區項目加持,辦文青市集、表演等特別活動,這個打咭點的人氣似乎風光不再。兩間手信店員工均嘆道,黃金周未有帶來更多生意,街上依然「好靜」,認為部分原因與附近封街有關。即使遊客進店,繞著桌面擺放的杏仁餅、肉乾看一圈就離開,只有少部分會消費。

飲食業者似乎情況好一點,該區賣魚翅的食肆員工告訴記者,五一生意的確有好轉,可能比平日多了一半。轉出新填巷,另一間海鮮飯店的經理李小姐則表示,仍有客人進內吃飯,但消費力下降,點菜亦不及前幾年闊綽。即使在黃金周,生意額與平日相差無幾,生意難做。

順著人流來到十月初五街,一間參茸海味店經營者表示,「成條街只有前面間網紅店有人排隊,(政府)要谷生意就應該谷起成條街先啱!」他又指,海味市場在收縮,海關又禁攜海味過關,遊客到澳也少了專程買海味,就算五一也沒什麼起色。

有人歡喜有人愁。十月初五街一間茶葉行老闆曾先生則指,自己有用「小紅書」推廣生意,客流有所保持,五一必然多了人流入街,購買量隨之上升,5月2日、3日生意較好,比淡季可能多出一倍。附近大三巴人流管制或能引部分客流入區,有些遊客在十六浦下車也會進十月初五街逛逛,他特意推出特惠套裝打折出售,希望可以吸引到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