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岑浩輝首份施政報告以「革新謀發展 奮進開新局」為題,在公共行政改革方面高舉公務員「五大膽」的旗幟——「大膽試、大膽闖、大膽改、大膽破、大膽立」,直指官僚僵局。前立法會議員、時事評論員陳偉智認為,「革新」、「奮進」意味打破官僚舊習,開創新局,當局公共行政改革的成效或值得期待。但岑仍處於「熟習期」,具體改革方案及其他領域的內容仍需待年底第二份施政報告給出解方。
公共行政改革:岑「五膽」破局
岑浩輝在施政報告中要求廣大公務人員,尤其中高級領導要加強全局意識,做到實幹擔當、加強團結協作、保持清正廉明,「只要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改善民生、有利於社會穩定,有社會廣泛共識和支持,符合憲法和基本法的基本原則,就要大膽試、大膽闖、大膽改、大膽破、大膽立。」
他又指出,廣大公務員要將自己放在社會中考慮問題,強化公僕意識,提升服務能力,增強大局觀念。行政當局一方面將完善員額管理制度、改善晉升激勵機制等;另一方面落實領導及主管問責制,構建權、責、利相一致,監督有效的責任體系。
公務員總數近年雖被控制,但隊伍仍龐大,行政效率卻備受質疑,行政架構被指臃腫。前任特首賀一誠二〇一九年上任時便立下目標,日後公務員人數不能超過當時的3.8萬人。目前,包括高等院校教職員在內有3.5萬名公務員,亦是本地財政龐大的剛性開支。過去五年澳門亦多了兩個局,分別是公共資產監督規範辦公室及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亦承認,以往公共行政改革由司長負責,成效不佳。
然而,上屆政府在行政改革上亦有值得嘉許之處。例如二〇一九年初,政府推出「一戶通」電子便民政務,現時覆蓋部門至少三十個以上,整合各部門服務包括申請、預約、查詢等,確實大大減少市民到政府部門辦理手續所需的時間及心力。

陳偉智:關鍵在執行的官員
是否有力
行政當局在三月成立六個跨部門小組,其中公共行政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由行政長官擔任。陳偉智指,工作小組必須做到實質效績,否則須問責。
「過往可能岑生都聽到好多時,『高官問責』只係口號嚟啫,總之司長攬上身,最後司長又冇事、下面又冇事。但而家唔係啦,佢哋真係要攞啲真功夫、實幹出嚟,係好鮮明嘅態度去做呢個工作。」
陳偉智留意到,「敢擔當、重實幹、善作為」是岑施政的重中之重。關鍵是治理效能出了問題,亦是國家領導多次向特區政府提點關注之處。施政標題指明「革新」,必須先除舊,關鍵在執行的官員是否有力。
「我諗岑生已經提出咗警告,『堅決整治不辦事、不作為、消極作為、依法不作為的失職失責和懶政、怠政、庸政現象。』『愛國者治澳』必須有能者,唔係話空談口號。」政府一直做不少公共行政改革,但實質問題仍未解決,樂意看到岑「實牙實齒」地提出這方面的治理問題。
未來一年,岑政府是否能真正整頓公務人員?陳偉智表示「拭目以待」。「如果係以民為本嘅政府,或者係堅決有呢個信心,去做好呢個工作,我覺得嚟緊呢一年希望佢能夠有啲實質性嘅表現出來。」
社會資源重分配挑戰大
政府剛性開支難減,賭收不振,陳偉智指出,可見社會資源分配需更用心。至於報告內其他惠民福利措施,「政府需要在這一方面多一點動腦筋。」
如生育政策,不是單提供奶粉錢,年輕人就會勇於生產,社會的環境、氣氛、房屋問題都有影響。本地人的工作和收入不穩,外僱政策沒有實質改動,就業環境亦未見好轉。
他續指,澳門有潛在危機,雖然人均GDP高,但堅尼系數越來越大。「這樣的狀況,政府如何發揮社會資源重新分配,整個過程裡面,澳門缺乏一些強而有力的聲音提醒政府,或反映真正的民意給政府,使他們在做的過程中更貼合社會現實。」

改善傳媒溝通 廣納民意
岑浩輝現時上任約四個月,仍在熟習期間,第二份施政報告將在十一月發表。除了公共行政改革,其他方面岑仍需時間去考慮及觀察,找到真正問題根源所在。在行政領域上仍需時間、空間適應。
從終審法院的法官位置轉換到行政長官,陳偉智指,岑浩輝亦需再習慣與傳媒聯繫的風格和態度。尤其新聞官員有責任協助岑有多些機會接觸傳媒。
岑浩輝在說話方面有時實事求是,可能顯得突兀、直接,但逐步練習公開表達也是一個政治人物需面對的工作。「保護佢有時係令佢受到影響,反而不妙。⋯⋯要對於彼此之間有信任,亦要加強對媒體、澳門社會嘅信心,自信方面都要加強。」
陳偉智續指,政府機構亦不要過度緊張、神經質,一有風吹草動就相當緊張,上面緊張的時候,下面就一丁點出錯都怕。「如果唔係嘅話,大家互相拉緊嘅時候,就會越來越繃緊。」他強調,政府需避免閉門造車,應多與傳媒、基層交流,廣納民意。單靠工作小組難以突破障礙,需全社會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