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半生漂泊 只盼家人安好 迎雁軒授理財知識 冀家傭老來有依

本澳有不少外籍僱員,主要從事家務工作,她們在澳生活多年甚至半生,人生中最美好時光,她們為了照顧家人漂泊半生,雖見盡澳門繁華,卻不捨得為自己花費半分。

根據明愛屬下外僱服務中心迎雁軒去年對在澳外籍家傭的簡單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的薪金介乎四千至七千澳門元(下同)。為了助家傭妥善運用薪金,應對突發需要以及做好退休生活規劃,迎雁軒今年其中一個工作重點就是向外僱推廣身心健康及理財知識教育。

明愛屬下位於黑沙環的迎雁軒專為外籍僱員提供服務。資料相片

健康及理財

迎雁軒總結去年求助個案,發現本澳家傭面臨的主要問題涉及健康及經濟。中心去年進行一項小型調查,共有七十多個受訪者,透過量表評估家傭的工作和生活壓力,結果顯示逾七成受訪者表示壓力達「中高」水平,尤其在工作上感到壓力。

看醫生或因高血壓等需長期服藥,都會加重她們的經濟負擔。

她又稱,根據中心的調查,受訪者薪金範圍介乎四千至七千元,亦是目前本澳大多數家傭的收入水平。不少家傭每月一出糧就固定將大部分收入寄回家鄉。中心重要工作之一便是與家傭討論理財,授以理財知識,引導她們合理分配財務。

迎雁軒服務中心主任陳詩茵表示,中心天台有不少由會員打理的植物。

擺街站提醒外僱關注身心健康

迎雁軒今年會以健康為主題積極開展外籍僱員健康服務,例如擺街站為外僱測量血壓、血糖,瞭解基本健康狀況。上(三)月,中心在菲律賓領事館舉辦完成了一次活動,發現潛在高血壓個案。透過這些活動進行初步篩選,再由社工跟進。陳詩茵強調,「我們希望用呢個模式去關注、提醒佢哋要關心自己嘅健康。」

迎雁軒服務中心主任陳詩茵表示,不少家傭不會為突發情況作準備,沒有撥出部分薪金作不時之需。

中心亦計劃為家傭提供至少三次健康檢測,下一次將於五月初在三盞燈舉行。此外,中心還會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醫生或中醫師擔任講師,讓參與者能諮詢健康問題、瞭解自身狀況。中心以較溫和的方式引導家傭關注健康,並在需要時陪伴就醫。陳詩茵表示,一旦家傭發現健康問題需就醫,中心能提供的支持主要是陪伴。

事實上,許多在澳家傭即使生病亦不捨得花錢看醫生。陳詩茵則指,有些家傭可能從家鄉購買長期病患藥物,但藥效不佳時,中心需說服她們就醫,並告知本澳有分期繳付醫療費的人道措施。

例如,高血壓病患在澳看一次醫生及藥費約二三百元, 「我相信呢個價錢仲係負擔得起,但係最怕就是佢哋拖,演變成更重大疾病,那時可能費用就真係很昂貴。」

為此,陳詩茵亦常鼓勵中心同事陪診,以瞭解高血壓患者的取藥費用,作為參考資訊。針對醫療費用令外僱卻步的問題,中心與醫療診所合作,為會員提供折扣優惠,例如頭暈身㷫或感冒等常見病症的診療費用可打折,幫助減輕她們的經濟負擔。

明愛屬下位於黑沙環的迎雁軒。資料相片
為助減壓,迎雁軒在天台設小小角落讓會員種植。

在澳家傭收入大部分寄回老家 遇突發束手無措

迎雁軒除關注在澳外僱健康外,另一重點是教授家傭理財知識。陳詩茵指出,疫情期間發現許多家傭每月將大部分薪金(如三、四千元)寄回家鄉,只留少量自用,缺乏應對突發狀況或退休的財務規劃。一來若遇到醫療或交通事故等需付費的危機,便無錢應對;二來一旦失業或突發問題易導致經濟危機,如無法支付房租或食物。「佢哋冇乜概念,原來我嘅錢我要儲啲畀緊急用途,所以可能喺呢部分,佢哋要有個理財概念」。

中心會舉辦理財講座,鼓勵家傭瞭解本澳銀行服務,例如保守的儲蓄保險等投資選項,但陳詩茵強調,這需自行探索適合的產品。目前一些本地外僱團體也在研究本澳醫療保險資訊,中心會提供相關資料,家傭需自己探索哪些適合做準備。

事實上,很多家傭在澳工作多年、甚至超過十年,長期以照顧家人為己任,將薪金寄回家鄉支持子女教育或發展。「但問題係把所有錢都寄返回家,咁佢退休點算?又或者係突然僱主同佢講,唔需要人手,咁點算? 其實呢啲都係佢哋會面對嘅問題」。

陳詩茵又表示,從中心的個案看到外僱對於自己生活準備「好唔足夠」,希望理財知識助她們思考如何有效運用手上薪金,為突發情況以及日後退休生活有所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