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直選議員區錦新昨(17)日以「惡意阻撓記者採訪 偶然事件具必然性」為題目發帖文,在文中指出「資本主義社會所保障的新聞自由,與社會主義對新聞傳媒的嚴密控制,兩者是會有着嚴重的矛盾。當官的儘管口中仍是尊重新聞自由,但面對仍然想在狹縫中履行新聞工作者職責的記者或傳媒,當權者必然是以敵視的態度來處處防範。這才是這次立法會惡意阻撓記者採訪的背後原因。」
隨後,他在下午一時許又出帖更新:「說時遲,那時快。我寫『惡意阻撓記者採訪 偶然事件具必然性』一文時還未知論盡記者已被捕,但呢頭出帖,另一邊廂已即時應驗,以強硬手段對付記者了。」
區錦新在「惡意阻撓記者採訪 偶然事件具必然性」一文中,一開波便提出疑問:對記者被阻擋在立法會會議廳外這種明目張膽妨礙新聞自由的事件,責任誰屬?
他又指,由於事件發生在立法會,在場的政府新聞局副局長被記者追問時,就將責任全推在立法會的安排上,「所以立法會就肯定揹梗這個鍋。但我想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個事件。」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區:意味要快速拆除籬藩、抹除阻隔
他續指,雖然澳門特區實行「一國兩制」,可是,在最近幾年「中央政府重新演繹一國兩制,強調澳門(還有香港)要盡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那就意味着要將一國兩制的籬藩快速拆除,抹除兩制之間的阻隔。」人們不要因為「發展」這兩個字而誤會了以為這只是經濟發展方面的事。「不是的,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必然是全方位的。除了人口的流動、經濟的交融、文化的交流、政治體制的影響、意識形態的轉換,中央對澳門的影響必然愈來愈大。」

在澳門,要大量接受長期在「社會主義」薰陶成長的內地移民、從內地帶着中國式「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來澳門當官的會愈來愈多、本土的官員亦要不斷回內地接受再教育、澳門的大學裡面亦會有愈來愈多的教授、講師是來自中國內地,這些都是全方位的,絕不單止僅限於經濟發展範疇。隨着「融入」的日深,中央透過特區政府對社會的控制亦必然愈加嚴密和有效。「而傳媒的採訪和報導是否能夠同當局同步、是否配合政府的需要,更是意識形態上的重大挑戰。」
他又在文章中指出,資本主義社會所保障的新聞自由,與社會主義對新聞傳媒的嚴密控制,兩者是會有着嚴重的矛盾。「當官的儘管口中仍是尊重新聞自由,但面對仍然想在狹縫中履行新聞工作者職責的記者或傳媒,當權者必然是以敵視的態度來處處防範。這才是這次立法會惡意阻撓記者採訪的背後原因。」
他表示,可以說這個事件雖然有着偶然性,但這個偶然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大環境下必然發生的。「只是今天抑明天、是甲傳媒抑或乙傳媒,是丙官府還是丁官府而已。」
區錦新:若澳門特色不值得保留 根本無須實行一國兩制
區錦新又表示,澳門在九九年之前被承諾實行「澳人治澳」、「一國兩制」,「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在一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國裡實行『一國兩制』,最珍貴的就是保留資本主義這邊的特色,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若是不值得保留,就根本無須實行一國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