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社工局關注青少年夾公仔、抽盲盒成癮問題

社工局防治問題賭博處處長胡綺梅受訪。

社工局今年負責任博彩推廣對象除了本澳居民以及旅客外,將更多針對本地青少年,並繼續加強入校推廣以及家長教育方面。社工局防治問題賭博處處長胡綺梅稱表示,目前青少年主要涉及賭博遊戲包括撲克牌、麻雀、夾公仔及抽盲盒,甚至有青少年為抽盲盒借錢,局方好關注這些新興的博彩方式,希望透過入校讓學生辨識及避免博彩。

胡綺梅今(10)日出席一個公開活動受訪時指出,本澳有青少年存在賭博問題,今年負責任博彩宣傳會多針對青少年層面,加強入校宣傳以及家長教育方面,包括專為家長而設一系列活動,協助他們灌輸孩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問及現時本澳青少年主要涉及甚麼類型博彩,她則稱,青少年主要涉及社交類型賭博如撲克牌、麻雀等,惟近年亦趨向夾公仔、抽盲盒等賭博遊戲,甚至有青少年為抽盲盒而借錢,社工局好關注此等新興的博彩方式,希望透過入校讓學生辨識何為博彩、如何避免,以及早發掘潛在個案並展開輔導。

青少年抽盲盒較為普遍,如何界定為博彩?對此,胡綺梅則稱,若抽盲盒行為已影響青少年的生活,「如要問同學借錢或父母要錢去抽,且投入遊戲的金錢越來越多的話,則存有危機,父母或學校要關注。」

夾公仔或抽盲盒在青少年間好普遍。

她又強調賭博是一個過程,非單次便成癮。青少年一旦「出現越賭越大,或者唔去抽盲盒會唔舒服,唔去賭就唔舒服,出現成癮反應,家長就要提高警覺。」

至於入校宣傳負責任博彩方面,胡綺梅則稱,社工局已同社團合作,「喺小學至中學各個年級有特定主題,主要讓青少年有正確的金錢價值觀⋯⋯從而預防賭博。」局方合作的團體已在約49學校進行講座,當中透過課堂講解以及課外的社區活動接觸青少年,從遊戲當中發掘潛在個案,希望提早發現、及早提出治療方案。

她又指,社工局今負責任博彩推廣方面,除了繼續過往一系列活動外,今年亦聯合各個博企以及7間賭博防治機構在社區內全面推廣負責任博彩資訊,希望將負責任博彩訊息帶給每一個市民及旅客。

社會工作局最新數據表示,局方賭博失調人士中央登記系統去年共收到 208宗求助個案,按年上升約 23%,其中有 4成上升個案為旅客。胡綺梅則認為,見到有關推廣對旅客有一定成效。

另外,博企美高梅與工聯合辦負責任博彩推廣活動,於 9月至 11月期間舉行 7場活動,包括負責任博彩培訓、社區推廣及嘉年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