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委員會(教委會)昨日舉行今年首個全體平常會議,由教委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主持,亦是她任司長以來的首次會議。柯嵐表示,特區政府一直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講話的精神,按照「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方針,著力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格局。特區政府未來將持續優化教育制度、提升教學質量,推動跨學科協作與課程整合,緊扣時代需求,培養愛國愛澳、具備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昨(7)晚發稿指,會議期間教育會副主席、教青局局長龔志明介紹會議內容。會議為閉門,行政當局沒有經新聞局發採訪通知。
根據教青局,柯嵐又指出,當局將響應《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推動高等院校配合經濟發展優化學科佈局,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強與國際知名高校的合作。
會上,教青局代表介紹局方相關工作,包括橫琴合作區澳門子弟學校的設立和運作及修改有關本地法律;已經啟動《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2030)》和《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的中期評估研究工作;在青年及學生活動方面,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局方今將推出一系列紀念活動和組織參訪交流等,深化本地青年學生對抗戰歷史的認識,提升其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正協助組織各高校師生及非高教學校教職員參與全運會志願者工作和相關培訓,協調參與全運會系列活動,共同做好賽事的籌備;教青局亦計劃推出「活力校園計劃」。
委員:人才培養中融合愛國教育 增強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

根據教青局,有委員關注澳門如何進一步吸引國際高端人才,建議加強國際師生交流、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橫琴合作區的聯動,提升澳門國際競爭力,打造區域人才高地;有委員則建議,組織學生參與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在人才培養中融合愛國教育,增強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培育兼具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的新時代人才。
亦有委員表示樂見中期評估研究工作的開展,建議高等教育與非高等教育應協同規劃、統籌推進;同時建議適當增加體育資源投入,藉推動活力校園計劃,由運動促進青少年身心協調發展,培養積極人生觀,同步提升本地體育競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