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指或有更多本地學校到橫琴辦學 柯嵐:修改「私框」保障澳人教師權益

社會及文化司司長柯嵐列席今(28)日立法會全體大會。

社會及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本地學校到橫琴深合區辦學,當局現對《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下稱「私框」)進行修改,使深合區的附屬學校教學人員亦能適用兩法律,他們的待遇及保障將與澳門本地的標準一樣。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首間「澳人子弟學校」已於2024/2025學年啟用,由本地濠江中學延伸到橫琴辦學。

社會及文化司司長柯嵐列席今(28)日立法會全體大會。她在引介「私框」修改法案時指出,當局修改「私框」以及《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下稱「通則」),以保障到深合區辦學的本地教學人員及學生權益。該修改法案今日獲立法會一般性通過。

法案建議,修改後的「私框」適用於本地辦學實體在深合區開辦的學校任職的教學人員,但限於根據《勞動關係法》與辦學實體簽訂勞動合同的澳門居民。

教學人員的待遇保障方面,法案建議,訂定在深合區學校任職的本澳教學人員,報酬及公積金供款不低於同一辦學實體在澳開辦學校之同一教育階段相同職級的教學人員最低報酬及公積金供款。

另外,修改「私校通則」方面,法案建議,在澳門已開辦學校的辦學實體,在取得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許可後,可在深合區開辦澳門本地學制的學校,而在深合區的學校將作為澳門學校的附屬學校,同樣適用「私框」。使該等學校適用澳門教育制度的一般規定,當中包括透過一般制度申請學校運作的資金。同時,在該校就讀的學生亦適用「私校通則」規定的註冊及登記制度,取得與本澳一般私立學校學生的同等福利。

柯嵐:非常關注教育發展

今日大會上議員分別關注本地教育人才的培養及工作福利等,以及除了為深合區辦學修改「私框」外,當局擬於何時整體檢視已沿用多年的「私框」內容並作出修改。

柯嵐指,近年均有聽取包括教育界在內的各界對「私框」的意見。未來相信一定會有修改「私框」的計劃。她又強調,當局非常關注教育體系發展,亦包括教師的職涯發展。

她亦指出,是次修法目的是保障本地學校橫琴辦學的程序暢順,以及保證澳人及教學人員在深合區享有同樣待遇。而在深合區的學校,教師組成一定與本地學校不同,相關薪酬及福利也與內地教師有落差。是次修法可保障教學人員受澳門法律保護,並享有與澳門任職一致的薪酬、醫療、社保、公積金等福利條件。

教青局局長龔志明指出,在深合區辦學的澳人學校,保障「澳門特色」為重點。同時學校課程亦趨求國際化,所以在教師組成上,會有來自澳門的教師、國際教師以及來自內地的教師。

有議員關注本地就讀師範的畢業生就業去向,龔志明表示,數據可見每年約有500多名師範生畢業後投入教育行業,近幾年趨勢均是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