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團人數增加 經屋持有人換購戶型有望?譚偉文:短期可解決 未考慮恆常化申請

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右)列席今(20)日立法會大會

新一屆政府班子自去年(2024)12月20日上場後,今(20)日兩位新任司長譚偉文及戴建業首次列席立法會大會,回應議員質詢。多位議員關注經屋政策,包括現時經屋持有人能否補差價置換戶型、經屋未來會否開放恆常化申請等。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回應指,短期內可解決有需要家團置換戶型的問題。政府認同逐漸開放經屋恆常化申請,但短期內未能考慮,仍需過程。

他又多次提到,政府會審慎聽取意見、全盤檢視現行房屋政策。

直選議員李靜儀、鄭安庭提出政府須檢視及改善現時經屋政策。經屋一度供不應求,當年政府限制個人申請不能申請2房或以上單位,使1房戶型供應量較大,部分個人申請人成家後亦只能多人家團住在1房單位,造成戶型錯配。曾有社會意見指,房屋政策未能適應家庭結構變化,促政府對已上樓家團設換購機制。

而在新一期2023年經屋申請中首次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申請者以23至44歲為大宗,亦是適婚年齡。去年(2024)4月,時任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稱,當年原計劃的5項經屋計劃興建暫緩,可見現時土地資源有餘裕。

指兩、三房單位佔8成
經屋置換有希望?
譚偉文:短期內可解決

今日大會上,鄭安庭關注當局未來會否允許持有人以補差價方式,由一房置換兩房、兩房換三房等,又會否對新生兒家庭有優待政策,幫助上樓。

另外,新城A區經屋定價每呎約3,300澳門元(下同),未來會否重新審批並調整新城區經屋售價?

譚偉文回應指,近三期經屋申請所提供的戶型以兩房和三房的單位為主,佔總數八成,一房單位約兩成。政府會在未來的公共房屋項目考慮多興建兩房和三房戶型單位。具體比例將再結合社會情況作分析,以及持續聽取社會意見,改善房屋政策。

他又表示,經屋住戶因家庭成員增加而需置換戶型,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相信當局會朝這方向去結合實際情況思考,積極推動有關工作,望儘快改善有需要的經屋住戶居住條件。

2023年9月經屋申請

經屋售價方面,譚偉文指,樓宇市場變化亦會影響經屋定價,需視市場改變謹慎檢視,看有沒有需要改變定價。

另外,有議員問到政府會否修法、開放經屋單人申請同時可選2房或以上單位等?他則指,政府在審視房屋政策時會全盤考慮並吸取意見,至於修改經屋法,前提是先掌握社會形勢改變,看實際的需求等,做好一系列步驟才能討論修法及何時修法。

譚偉文:短期內未考慮經屋申請恆常化

今日大會亦有多位議員關注經屋會否開放恆常化申請。譚偉文稱,政府認同該方向,但正如社屋恆常化需經過一段時間的爭取和努力,經屋恆常化亦需要過程,短時間內未考慮開放經屋恆常化申請,仍需觀察社會經濟變化。

他又稱,特區政府未來會努力就平衡經屋供需,視土地資源、興建速度等作檢視,亦認同在經屋恆常化的情況下,更易掌握市民對戶型的需求。

遭質疑2023年多申請被取消資格
譚偉文:據不同法律處理申請 不應直接比較

今日大會上,李靜儀問到,2023年經屋申請有1,400多份被取消資格,幅度比前兩次經屋申請大幅增加,其中原因為何。

譚偉文回應稱,現行經屋法規定申請人和家庭成員的每月收入下限不得高於租賃社會房屋制定的每月總收入上限,該條件目的是達到社屋和經屋申請的無縫對接,支援不同經濟狀況的個人和家團。觀察2019、2021、2023年三次經屋申請,其中只有2019年申請根據舊經屋法實施,三期申請資格審查及單位售價考慮基礎都不一樣,不能直接去將它對比。

而2023年的臨時排序名單有1,400多份的申請被取消資格,主要原因是申請家團每月收入定於規定,或在指定時間內未交齊文件。

他又指,2023年期的經屋定價需按法律要求,考慮批地的溢價金、建築成本、行政成本等。無論新舊經屋法都以照顧家團為優先,已考慮申請家團的不同組成,以及人數的鼓勵政策,例如家團包括長者或子女可獲加分等。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