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冀三期工程緩解氹仔舊城區水浸問題 首期東亞運大馬路大型雨水泵站料明年動工

氹仔區大面積水浸(資料相)

氹仔近年常出現水浸問題,市政署早前已開展氹仔舊城區雨水排放系統擴容及優化的可行性研究。市政署道路渠務廳廳長何萬謙今日在立法會上稱,市政署將啟動三期工程,首期在東亞運大馬路建大型雨水泵站,預計明年(2025)施工,相信待三期工程完成後,有望緩解舊城區在暴雨時期的內澇問題。

今(3)日立法會繼續口頭質詢大會。工聯副會長、間選議員李振宇問及當局如何提升氹仔舊城區一帶的排澇能力,市政署擬就望德聖母灣(東亞運大馬路)新建雨水泵站工程目前進展如何,以及有關路環西側防洪排澇方案具體設計內容。

何萬謙在回應時指出,為了緩解氹仔地堡街和黑橋街低窪地區在強降雨時的水浸問題,市政處已啟動氹仔舊城區雨水排放系統的優化和可能性研究,初步計劃分三期進行工程,首期工程東亞運大馬路大型雨水泵站已完成設計,預計明年施工。

他又指,第二期工程市政署計劃在奧林匹克大馬路近運動場的地方建設一個小型雨水泵房,目前該泵房正處於設計階段。至於第三期工程,市政署預計在益隆炮竹廠附近建設一段渠道,將氹仔舊城區的雨水分流至這個小型雨水泵房。「(三期)工程完成後,我哋有望係可以緩解氹仔舊城區喺暴雨時嘅內澇問題。」

公建局:路環西側防洪工程短期內動工

至於有關路環西側防洪工程,公共建設局基礎建設廳廳長吳洪回應時指,有關工程將於短期內動工,以緩解路環舊市區的水浸問題。

吳洪在介紹該工程指,路環西側防洪潮排澇工程項目覆蓋範圍包括路環十月初五馬路、船人街、路環碼頭及荔枝碗船廠一帶。工程的防洪標準設定為兩百年一遇,包括防洪、排澇及其他工程。

吳洪又指,防洪工程包括建造一條1,200米長的防洪圍堤和四座穿堤換水閘,包括荔枝碗湖的一號及二號換水閘,以及十月初五湖的三號及四號換水閘,同時進行湖底清淤等工程。

至於排澇工程,他則稱當局將建造雨水及污水下水道、泵站及配套使用的電房和設備房等。工程還會對現有的合流下水道分開,把污水截流及分流至路環的污水處理廠,以改善沿途水質和環境問題。

吳洪又指,該工程將分期實施,先進行圍堤建設,料將於近期啟動,大概需要二至三年,整個工程進度可瀏覽公建局網站。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