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資深傳媒人莫麗明:新聞工作者應不卑不亢

回看回歸前的新聞工作環境,前資深傳媒工作者、澳門大學傳播系前講師莫麗明就指,過往葡殖時代曾見報業「百花齊放」。「我在八十至九十年代做記者時覺得是很好的,由於葡國統治底下政治環境較寛鬆,講求歐洲方面的民主與開放氛圍,也帶來了澳門。」

回歸前,本地報社各有專精,例如不同黨派的葡文報,中文報紙有經濟議題如當時《華僑報》,政治性較強的《澳門日報》,突發新聞較多的 《大眾報》,專注民生議題的《市民日報》等。莫麗明曾任職《華僑報》、澳門電台、《大眾報》等機構,其時議題及內容都比現時要來得寬鬆。

以多年傳媒工作經驗出發,莫麗明指,新聞自由絕對離不開言論自由,傳媒工作者亦須向政府爭取應有的資訊流通自由。「即使有言論自由,假如政府所有信息都說要保密、不可以講,言論自由就打了折扣。」要有好的報道,前線的新聞工作者、新聞機構的管理層就應該給前線記者多一些機會,將事件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給市民知悉。

從傳媒機構退下,出任澳大教職、官方部門公關再到退休,由工作者轉換成教育者、最後單純以讀者角度觀察本地傳媒生態,莫麗明表示,澳門社會「和諧」、人口少,管治不難且市民對政府信任度高,好像很穩定。但回歸後,傳媒報道漸漸偏向單一、平面,社會則受影響,進步漸趨緩慢,甚至倒退。

一旦社會缺乏了由公共媒介組成的平台,包括電台、電視等大眾媒介、報章、雜誌、月刊等等,就失去了應有的多元討論,難以將公共事件「越辯越明」。應從不同的角度看清事件的來龍去脈、正負面影響,才有可能提高社會的民智。

莫麗明曾任職的《華僑報》成立於一九三七年,是本地歷史悠久的報社。

莫麗明曾任職的《華僑報》成立於一九三七年,是本地歷史悠久的報社。

莫麗明:礙於自我審查
傳媒未善用新聞自由

莫麗明自一九八〇年代起從事新聞工作,見證回歸前澳門風起雲湧的十年。要她數出記者的看家技能,她直指:記者一定要做功課,不可以「空槍上陣」。其時記者抱有相當的熱誠,「覺得是為社會貢獻努力、時間、青春等等。人工一直以來都不算太高,但仍然肯做這份工作,也要廿四小時候命。沒有熱情是做不下去的。」

直至回歸後,莫麗明轉任教職,但觀察到本地傳媒陋習漸現,當中原因亦是千絲萬縷:資訊來源單一,傾向使用官方消息,或者與人才和資源不足有關;也有部分原因在於傳媒的立場傾向支持官方、支持商界等等,媒體多採用政府或社團給的消息。

面對本地新聞自由的縮減,而傳媒工作者有善用、運用尚有的新聞自由嗎?「有時出現另一個極端,就是自我審查。怕(報道)某些東西得罪某些權貴、某些官員、某些社團,我(記者)就不寫了,我就不去追蹤報道了,這方面是更加可悲的。」

針對一些社會議題或報道,現時本澳的傳媒究竟是做不到、未做到或不想做?莫麗明坦言,無答案。部分傳媒機構的資源是一定足夠的,「問題是他們去不去做,有沒有思考去做?還有上面是不是真的有壓力令到他們不敢做,或者他們自己擔心而不去做?」

以自己曾任傳媒管理層的經驗而言,莫麗明表示,管理層對前線記者的支援是十分重要,支持其做出怎樣的報道。「在我自己學新聞和教新聞,經常都說真理是『越辯越明』,應該是尊重不同意見的聲音,而不是一有不同意見,就當我們(傳媒)是洪水猛獸,將它滅亡了。它應該是一個亦師亦友,就是大家(與政府)互相尊重的關係。」

莫麗明一再強調,新聞工作者的職責,就是必須堅持去發掘不同的角度去報道事件,在事件中觀察、保留一些疑點。「政府公關很多東西都不會寫出來。如果買十份日報,十份都是一樣的消息,那還有什麼意義?報紙的存在應該是多元化,有不同的聲音。」

今年十一月,傳協發聲明譴責政府對部分媒體限制到場採訪。圖片來源: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

今年十一月,傳協發聲明譴責政府對部分媒體限制到場採訪。圖片來源: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

莫麗明:面對傳媒態度
何厚鏵較開放
接任特首漸見迴避記者

傳媒的角色,本應是搭建起民意與政府間的橋梁。社會民怨四起,政府亦須認真聆聽。莫麗明舉例,若有意聽到真實聲音,只要官員多到到茶餐廳、公園、休憩空間,都能聽到居民想法。為何在年年派錢底下民怨仍然高漲、民意為何與政府的政策越走越遠?

細數回歸後幾任特首,莫麗明最認同是首任特首何厚鏵面對傳媒的開放態度。「有人形容那是傳媒工作的『黃金十年』。」何厚鏵公關做得非常好,除了團隊好,他自己也樂於聽取意見,甚至直接跟前線的新聞工作者對話、討論。

其後,她從各界意見聽回來,則認為前任特首崔世安對記者漸採取比較迴避的態度。到現任特首賀一誠,則似乎與傳媒接觸較少。

根據記者朋友的分享,可見現時官方未必事事回應傳媒,或者直接不回答問題。另外就是官方偏好以新聞稿形式發佈事情,不開放、或少開放現場採訪。若傳媒機構對前線記者的支援不充足,新聞工作則更困難。「即使(記者)反映了某些意見,但是未必有回應。」

新一任特首岑浩輝未上任已見官方活動處處對傳媒採訪設限,未來記者工作處境或每況愈下。

對此,莫麗明表示,傳媒工作是一個互動過程。假如前線工作者已多方面反映意見,但未見處境改善,或做一些事情屢次被上司Ban(禁止)或刪改,對記者「慢慢地有負面的影響,他們就不再去多問、或者不再進一步去追尋那件事的來龍去脈,背後的原因等等。這方面我覺得很可惜的。」

莫麗明曾是資深傳媒工作者、前澳門傳播系講師。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莫麗明曾是資深傳媒工作者、前澳門傳播系講師。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地新聞難見多元角度
莫麗明:傳媒工作
為社會修復機制

新聞自由對一個社會而言有何重要性?從何可見本地新聞自由正在縮減?除了記者自我審查、被管理層箝制、資源減少外,莫麗明就指,澳門的傳媒特性與外地很不一樣。在這個「穩定而溫和」的社會中,新聞缺失了應有的多元性質。

「新聞自由應該是讓它多元化,由記者自己去問問題、處理問題、跟進問題,回饋給政府。靠傳媒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睛去看到問題,發掘問題出來後才可以改善,是一個完善的機制,也是一個社會的修復機制。大家都希望社會有發展、有進步,希望大家能做好一點,讓社會知道很多事情對市民有何影響。」

二〇二一年,前議員蘇嘉豪在議會籲各界捍衛新聞自由。資料圖片

二〇二一年,前議員蘇嘉豪在議會籲各界捍衛新聞自由。資料圖片

莫麗明:作為記者 不卑不亢
批判與思考是基本功

假如新一代要成為盡責的記者,應有何特質?莫麗明指,堅守宗旨是一定要「不卑不亢」,記者就可以完成很多工作。在自己教學生時,首先亦要求學生對事情有批判與思考的能力,亦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特質。

即使學生在學校訓練不足,入行後亦可由前輩帶著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思考與分析問題、再看人們如何回應這問題,中間有沒有疑點,背後有哪些利益關係等等。將整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去剖析,抽絲剝繭究竟裡面最根源的問題是什麼。」

「批判性其實不一定是尖銳,批判性應該是一個很深入的思考分析,是一個長期的訓練。」莫麗明續指。但假如現在官方期望的是相反——不希望看到記者具有批判能力呢?

「沒有尖銳的問題,政府就一勞永逸,對社會不是一個好事。真正要社會行得很好,澳門想做一個國際城市的話,這方面就需要大步前進,不是走一步、退後兩步。」

新聞工作者 作為社會的監督者

問到對新一代新聞工作者有何寄語?莫麗明則語重心長道:希望多為市民著想。「站在這個崗位要盡本分。一個社會傳媒簡單而言有四大功能:娛樂、資訊性、教育、監察。」

她續指,尤其是監察的功能,在於無論是對政府權貴、社團、商人或其他有權勢的人,站在傳媒的位置上,要做好監察者的工作。「看看上述這些人裡面,有沒有問題、一些不公平或者不正當的地方、貪污舞弊等等。去分析揭露出來。希望我們傳媒可以做多一點。」

莫麗明又強調,做傳媒工作,就應該有工作的能力和熱誠,最不要得的就是利用這位置,作為達成其他目的的踏腳石,更應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說真實的話,不卑不亢,還有不停訓練自己的思考,獨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這件事是不可缺少的。」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