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推進澳門產業多元的關鍵

岑浩輝於本周二遞交383個選委提名。

從岑浩輝站出來表示「考慮」參選行政長官,絕大多數澳門人都明白,此事就已成定局。在岑官面前,踏上行政長官之路可說是一片坦途。只是,在未來行政長官任內,卻是任重道遠。

今年三月,現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北京兩會後回來就指出:「 2024年是全面實施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賀一誠強調,特區政府將鞏固提升競爭優勢,以更大作為切實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而這個已有的「有效」落實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在賀的眼中,將可推動澳門經濟高質量發展。可是,在這個時刻,賀一誠卻因為健康問題而退下火線,這就考驗接棒者的功夫了。

賀一誠在經濟發展的策略中,其實一直念念叨叨的都是所謂「14」的經濟發展規劃,即使其口中的「開局之年」,也還是無甚起色。岑官接過來的還只是個爛攤子。岑官在宣佈參選來屆行政長官時即表示「改變賭博業一業獨大、加強經濟多元化是必答題」。言為心聲,將賭博業獨大與經濟多元擺在對立面,似乎有點不妙。但且按下不表,先看看岑官在經濟發展上有何路向。他說他成為行政長官後,「將致力促進多元發展,以更新作為鼓勵全面創新,聚焦『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優化營商環境,鞏固提升旅遊休閒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質增效。」可是,這樣的話,過去十多年裡的兩個特首都說過不少,除了加了「新質生產力」這個時尚的新詞之外,可說是毫無新意。

賀一誠的五年,遇上三年疫情,還要緊跟中央動態清零,雁行折翼,抱負難展。疫情期間亦吃盡產業單元的苦頭,旅遊也好、博彩也好,都是外向型的產業,一旦疫情封控,旅遊博彩均即時死火。所以,推動產業多元確實有其現實需要。可惜的是,賀一誠政府提出的「14」經濟發展規劃,卻是個計劃經濟模式,與澳門現行的資本主義大相逕庭。

若是在實行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要規劃那些產業發展,只需制訂計劃,將國家或集體的資源投進某幾個產業,則自然可以促使這些產業的成長。這種用公共資源投入產業,其效率和效益好不好是另一個問題,但一定可以搞得好好睇睇,熱熱鬧鬧。

澳門實行的是資本主義經濟,任何產業的發展,不可能靠公共資源投入去做大做強。若按照賀一誠所論述的,「14」裡面的四個重點產業,即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科技、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被規劃要佔百分之六十,更具體到要每個產業各佔百分之十五,這不可能是靠公共投資可以養大的。要用計劃經濟模式來推動資本主義社會的產業多元,無疑是天方夜譚。

那麼,資本主義社會的產業多元是如何達成的呢?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要推動產業多元,資本主義模式是積極改善投資環境,盡力吸引投資者來投資於不同的產業,當其中某些些產業成功存活,甚至能產生效益讓這些產業能持續成長,產業多元才算是成功。若像過去澳門特區所扶持的文創產業,主要是靠政府投入資源來養活的,只要政府一收緊資助就立即崩塌的,那根本不是產業,而是經濟尋租。產業也者,必須靠自主的經營,能盈利存活,能持續發展的,才算是產業。因此,以計劃經濟模式推動產業多元的「14」,很大可能是一條死胡同。所以岑官開口就不再提「14」,應該說是明智之舉。

不少街鋪招租。

只是,岑官又可以拿出甚麼辦法來發展經濟呢?他說「將致力促進多元發展,以更新作為鼓勵全面創新」,那「更新作為」是甚麼?何種手段可「鼓勵全面創新」呢?這都是我們需要拭目以待的。至於「聚焦『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優化營商環境」,我不知如何聚焦,但「優化營商環境」肯定是必須的。或曰,「優化營商環境」早就說到甩掉了牙,還可以玩出甚麼新花樣來?但在我看來,要推進澳門產業多元或所謂適度多元,「優化營商環境」才是正道。因為只有好的營商環境,才有可能吸引到不同的投資者願意在澳門投入資金發展產業,產業多元才有希望。若營商環境惡劣,根本沒有人樂意來投資,或者如筆者一直所說的,全澳只有七個投資者,即政府加上六大博企,那所謂產業多元或者只是適度多元,就只能是吹水。

問題的關鍵是,「優化營商環境」人人會說,但到底怎樣優化?如何有「更新作為」而不是在過往二十多年裡面,天天喊優化,卻只是將各個不部門分分合合,合時喊精兵簡政,分時喊專業分工,結果是瞎折騰,得個桔。

筆者是一直都相信,澳門經濟發展最大的絆腳石,不是土地稀缺、不是人才不足,而是效率低劣、腐敗低能的官僚體制。岑官作為二十五年終審法院院長,距離官僚體制較遠,能否有新思維、新措施,改革官僚體制,真的做到「優化營商環境」?

對此,還是那句話,我不樂觀,但我樂觀其成。

 

不默集

作者區錦新,1957年澳門本地出生,作為前線教師凡四十三年,回歸前任民選市政議員八年、回歸後任民選立法議員二十年。

許多年來,我在《訊報》寫專欄,欄名「丹心集」,一看名字大家都知道出處,當然是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三十多年前擬此欄名時,筆者還年青,熱血奔流,雄心壯志,確實有「丹心照汗青」的抱負。如今雖雄心難再,惟是人生於世,總該明白,即使時處「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時勢,乃至陷入是非顛倒黑白不分的時代,理性批判和監察的聲音仍須存在,仍須有人為正義、為自由吶喊,正如魯迅先生所描述的那間小鐵屋裡,吶喊可能會被人討厭和憎惡,但沒有吶喊則黑暗將永遠黑暗,最終只能人人悶死於鐵皮屋內。所以,我雖再無雄心,但仍堅持以理性的態度,為大地的重光作出呼喚,故欄名之為「不默」。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