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長們 跟住去邊度?

每次臨近五年一屆特首選舉,不出奇有一、兩個司長會被關心:是否想參選特首?而這些司長又會有禮貌地回應:先做好自己本份。那麼在過去五年,現任司長們是否已經克盡己任?他們又是否有機會問鼎特首之位?

相信作為一個市民,看到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似是個「神隱大叔」,而其政績則是所謂「電子政務」、「APPs」。然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電子政務」便民、快捷是行政法務範疇應盡之職。本澳的「電子政務」又有何獨特之處值得不斷地吹捧?

今屆政府首三年施政在疫情陰霾中渡過,經濟財政司長李偉農作為「財爺」的表現似乎只與派錢、派消費券相關。疫後一年多,旅客漸增,惟因市道差,市民北上消費,不少區域出現「吉鋪」,假日部分地區甚至如「空城」,他又做了甚麼去力挽狂瀾?

新口岸及皇朝區一帶的高樓大廈。

新口岸及皇朝區一帶的高樓大廈。

保安「一哥」黃少澤一直強調保安當局依法、又依法、再依法,惟他轄下的一小撮保安人員還是違法,一邊落力加強本澳「安全」、「國家安全」,治安部隊內部「警鐘長鳴」卻從未停息。今年七月司警公佈一宗案件,一名任職治安警察局的職員及其男友因疑外籍家傭偷利是錢,故對其進行禁錮、質問一夜。翌日,該名家傭被發現墮樓亡。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說要「片區活化」,背後卻是讓舊區更貼近內地遊客口味,部分歷史舊區除了成為「打卡」點外,舊區內的文化及氛圍似乎未能吸引遊客駐足片刻。

至於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一直透過掘路去尋找「大秘寶」,但今年又真的掘到一尊古砲。然而,這位被指擅長「執手尾」、又不求有功的資深司長,已多次公開或私下透露想退下火線,或下一屆可事成。

司長負責領導和管理所屬的政府部門、制訂政府政策、推動所屬範疇的改革和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和公眾利益。一般市民雖不會直接感受到個別政策對他們的影響,但在司長們多年的領導下,市民多多少少都會對他們的施政有真實的感受。市民亦希望司長可以多聆聽訴求、推動政策改善各方面環境。

那麼,司長又是否以政策去正面回應市民訴求?他們所制定的政策有多少是貼近民生、又有多少政策只求貼近國家發展大局?在內地與澳門融合的大勢下,作為司長,又該如何在升斗小民生活與上位者的雄圖大計中取得平衡?

除了過屆退休之齡的羅立文,另外四位司長正值壯年,哪怕是在任司長近十年的黃少澤,亦有機會繼續留低,追平前任保安司司長張國華在任十五年的紀錄。歐陽瑜的「片區活化」、「演藝之都」施政方向,或需多一屆的時間去實現及完成。至於「神隱大叔」張永春抑或希望「電子政務」再進化,加入AI元素,讓市民只需按幾個按鈕,就可以完成大量過去需花半天才能完成的行政手續。然而,若有司長想問鼎特首之位,理論上要自身擁有多範疇背景、能觀察及解決本澳現時所面對的問題。

八月十一日落幕的特首選委選舉,有一法人選民在選票寫下「民主已死」四字。相信大部分市民未必看清民主是否「已死」,或有否存在過,但誰做特首、甚至誰做選委,對市民來說,真的重要嗎?賀家姐姐當選了選委又如何?當她投票選特首時,名單內會否只有一名候選人?至於名單內的人是不是她的弟弟?很多市民坦言,都已經懶得在乎。

當特首只是由四百人去選擇、或是數人甚至一人的決定,市民對於其轄下的五名司長,應還有期望?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