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生命熱線」服務在1984年成立,至今已投入服務40年,服務亦漸趨多元,現時回應青少年情緒需求則成為重點服務之一。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受訪時指出,除電話求助外,明愛近年開設網絡求助服務,可見青少年遇情緒困擾的求助人數增加,主要圍繞精神、情緒、學業等原因。
他又呼籲社會應共同關注青少年情緒及壓力問題,在教育、家庭等方面調整對青少年的期望並提供足夠陪伴,讓他們有空間依自身能力做出抉擇。
明愛於上月30日在筷子基舉行活動,宣傳「生命熱線」及凱暉生命教育資源中心(下稱凱暉)的服務宗旨、普及精神衛生健康知識。凱暉是本地首間生命教育資源中心,而今年(2024)則是其投入服務第十個年頭。
潘志明致辭時表示,有賴每位居民、家庭、社區各持份者參與促進與預防工作,以培養心理健康韌性,同時對明愛義工群體的努力表示感謝。
「生命熱線」服務為陷入消極痛苦或絕望的人士提供即時情緒支援,至今投入服務40年,發展出中文熱線、外語熱線、網絡輔導,亦有緊急支援服務求助專線等 24 小時全天候服務支援居民的需要。而凱暉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則從預防教育層面著手,進入社區主動找出有需要的個案。
「生命熱線」開設網絡服務 年輕人求助數升
潘志明望成立「青少年熱線」
根據明愛所提供數據,今年1月至今電話求助個案共逾六千宗,求助者年齡層分佈最多是五十多歲、廿幾及三十幾歲,主要求助因素關乎精神、情緒、社區資源。另外,在網絡上接到求助有940宗,求助者年齡是十幾至廿幾歲為主,為較年輕群體,主要求助關於精神與情緒因素。
在今年上半年的自殺求助數據中,自殺來電求助(337宗)首三位原因包括精神、情緒及家庭因素;而自殺網絡求助(115宗)首三位原因是精神、情緒及學習因素。利用來電及網絡進行自殺求助的年齡層,以十幾歲至廿幾歲求助者佔比最多。
正值社交媒體發達,明愛於2017年開設網絡求助服務,觸及有情緒困擾的學生、年輕人,為求助者疏解情緒。潘志明受訪時就指,年輕人較少打電話求助及表達需要。即使只用文字訊息,他們也可透過Instagram、Facebook等平台和軟件向明愛求助。因此,開設網絡服務後,可見青少年求助數量上升,與「生命熱線」來電一樣,主要求助原因仍是與精神、情緒有關。
問到認為明愛對青少年支援服務有何成長空間?潘志明就指,最好就是有條件設立一個「青少年熱線」。在外國早有先例,該熱線只接納青少年求助者並提供服務。但明愛未有條件,故先開設網上求助服務,亦持續在網上發佈時下年輕人可能感興趣的資訊、議題等。有需要的青年朋友留意到,便有機會主動聯絡明愛。
潘志明:社會需認識青少年的抗壓力是強是弱
不應有「超高期望」
除「生命熱線」外,明愛設有24小時緊急支援服務求助專線,若當下或透過轉介發現求助者身處情境有生命危險,將由專業社工提供即時的緊急服務,解除求助者的危機。
問到對近年學生輕生趨勢觀察,潘志明表示,社會或有感年輕族群自殺趨勢上升,但以明愛掌握數據來看,受困擾的青少年中有具體輕生計劃和行為的數字仍佔小部分。
他又推測,近年青少年情緒困擾或者與疫後轉換學習環境有關,仍需要學術研究支持並找出真正的社會原因。
然而,對青少年而言,抗壓力也是關鍵。潘志明表示,在往年本地社會步入穩定發展、經濟好轉時,已有聲音指出抗壓力對青少年的發展非常重要。年輕一輩或不似上一輩,辛苦勞動才能支撐生活、獲得資源。無論舊時、現時社會都一樣需要努力耕耘,但對年輕人而言,在發展向好的澳門社會中要獲得資源較容易,可能抗壓力就相對較低。
潘志明續指,社會或家庭都應意識到,年輕人抗壓力相對低,更需要陪伴,疏導他們可能會有的孤獨和情緒。部分年輕人對自身期望高,父母輩也應調整對其的「期望值」,不應對他們有「超高期望」。作為父母,也應引導年輕人正向思考,讓他們知悉追求目標是好事,也同時要有一個相對平穩、認同自己的位置。
潘志明:不用「一把尺」量度所有學生
讓青少年隨自身能力做決定
潘志明表示,教育之中要求學生不欠功課、不遲到,是常規要求。但每個學生各有差異,不應用同一把尺衡量,若他們在同一把尺下做不到要求,便倍感挫折失敗,有了抑鬱情緒和比較心態。
他續指,社會要求學生「標青」,但人們亦不應期望青少年在生活中「太標青」。套到教育體系中,就應設法不要令學生感覺「被谷住」。例如讓學生完成當天的事、任務完成,就放手,讓他們按自己能力和標準做事。
「反而那些沒有『日朝夜谷』的學生,出來社會變數、適應力很強。」他分享以往任職校長的理念,對學生的期望就是「不要期望太多」,也不要讓他們放棄生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