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擬繼續實行產假報酬補貼措施 首輪補貼支出約1,400萬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111537

時間:2024年06月17日 17:17

特區政府擬繼續實行產假報酬補貼措施。

特區政府完成檢討「產假報酬補貼措施」,並就實施新一輪臨時補貼計劃內容聽取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下稱社協)意見,但未有公佈實行時間表。在首輪產假報酬補貼措施實施的三年期間,獲批補貼的本地女性僱員共1,360人,批出補貼金額約1,430萬澳門元(下同)。

社協今(17)上午舉行全體會議,政府代表在會上向社協中的勞資雙方代表介紹產假報酬津貼措施的檢討情況,並聽取意見。會後,勞工局局長黃志雄向傳媒總結會議內表示,政府計劃推出新一輪臨時性的產假報酬補貼計劃,合資格的中小企可向特區政府申領有關補貼。

社協是一法定的諮詢機構,由三方人員組成,分別來自本澳最大僱主社團——中總、最大僱員工會——工聯以及特區政府。

 《勞動關係法》於2020年修改,產假由原來56日調升至現時70日,並就產假報酬設置了為期三年的過渡規定,因此特區政府實行「產假報酬補貼措施」。行政當局表示,透過向合資格的本地女性僱員發放上限為14日基本報酬的產假報酬補貼,「以保障她們在產假期間的收入,同時讓僱主逐步適應調升產假日數所帶來的經濟支出。」

事實上,社會一直有意見要求提升產假,讓新手父母有時間更好地照顧新生兒,同時平衡工作及家庭,惟未見當局有意就提升產假方面進行研究。

據勞工事務局 / 社會保障基金公佈的資料,三年過渡期已於2023年5月25日屆滿。而行政當局亦對補貼措施進行了檢討,有關數據「反映補貼措施對中小企提供了合時的財政支援」。

官方數據顯示,三年期間獲批補貼的本地女性僱員共1,360人,佔同期在澳分娩成為母親的本地僱員總數僅16.7%,而批出補貼金額約1,430萬元;獲批補貼的申請人來自567個僱主實體,當中有465個屬中小企,佔比超過八成。同期,勞工局處理涉及產假事項的勞資糾紛中,僅有2項次需送法院處理。

donation-ad